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作者

毛文春

云阳县巴阳镇巴阳小学 重庆市云阳县 404539

教育理念革新与课改深化背景下,核心素养培育成为基础教育转型关键。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及文化传承四大维度,强调素养体系的整体性建构。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为育人单元,通过结构化重组教学内容、整合学习活动,打破传统单篇教学的割裂状态,实现核心素养的进阶培育。部编版教材 " 双线组元 " 编排模式,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内容架构基础。深入探索二者融合路径,对推动语文教学范式转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一、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的内在联系

大单元教学以结构化课程设计,搭建核心素养培育体系。通过主题整合与任务驱动,将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深度融入教学实践。学生在跨文本阅读、思辨讨论与创意表达中,提升语言感知与运用能力;借助文本分析与主题探究,完成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进阶;通过经典赏析与文学创作,深化审美鉴赏与艺术表现;在文化情境浸润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同时,核心素养导向推动教学目标重塑,驱动内容重构与评价革新,实现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范式转变[1]。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明确单元主题与核心任务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在于深度解构教材文本,精准定位单元的人文价值与语文能力培养要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紧扣“爱国情怀”主题,选取《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等经典篇目,将 " 结合背景资料体悟情感 "" 运用场景细节塑造人物 " 作为语文要素主线。教学实践中,可提炼“叩问家国:解码爱国叙事的情感肌理与表达策略”这一核心主题,构建起人文浸润与能力提升的双螺旋架构。围绕这一主题,设计“红色记忆宣讲团”项目化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档案查阅、口述史访谈等方式,筛选具有时代特征的爱国事迹;借鉴课文中的细节刻画技巧,撰写兼具感染力与文学性的演讲稿;最终在跨班级宣讲活动中,将文本分析所得转化为公众表达。这种真实情境下的学习实践,既深化了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又在史料梳理、故事创作、公众演讲等环节中,系统发展语言建构、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阶梯式成长 [2]。

(二)整合教学内容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突破教材固有编排,围绕单元主题与核心任务,依据知识逻辑与认知规律重构教学序列。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可爱的生灵”单元为例,可构建“由诗入境、以文析法、从察到写”的进阶式学习路径。先以《古诗三首》为引,引导学生通过意象赏析,感受古典诗词中自然生灵的神韵;再以《燕子》《荷花》等现代散文为依托,拆解作者如何运用观察视角与修辞手法描摹鲜活形象;最后借助《昆虫备忘录》的独特记录方式,实现从文学审美到生活观察的思维跃迁。教学实施时,将“春游去哪儿玩”的口语交际与“我的植物朋友”习作任务有机融入,形成“感知- 内化- 表达”的完整学习链条。学生在口语交流中,能将文本积累的描写技巧转化为场景推介;在习作创作时,实践观察方法与表达策略,实现语言建构从文本理解到生活应用的实质性迁移,最终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三)设计分层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目标设计需深度融合课程标准与学情特点,构建梯度化、素养导向的目标体系。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例,可从语文核心素养四大维度展开分层设计。基础目标面向学习基础薄弱学生,聚焦语言建构与信息处理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能紧扣给定中心词,筛选贴合素材,运用连贯语句完成叙事表达,确保写作内容完整、表意清晰。进阶层目标针对基础较好学生,着重思维发展与审美创造,引导其灵活运用细节刻画、修辞手法等多元写作技巧,深化主题内涵,在字里行间传递真挚情感,提升文本感染力。拓展层目标则以批判性思维与文化自觉为核心,鼓励学生从篇章结构、语言风格等维度,对自己及同伴习作展开互评互鉴,在反复修改完善中,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风格与表达范式。这种分层架构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整齐划一”的局限,既为基础薄弱学生筑牢语言根基,又为学有余力者开辟素养进阶路径,使各层次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均能实现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素养的阶梯式提升。

(四)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为切实达成教学目标,需突破传统教学框架,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学习活动矩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情境教学、协作学习、项目实践等多元策略,设计契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兴趣特点的学习任务。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教学为例,紧扣“神话中的智慧与精神传承”主题,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在“神话新编剧场”活动中,学生分组搜集国内外神话故事,通过改写、续写进行二次创作,并编排成舞台剧进行表演。学生在角色塑造与剧情重构中,不仅加深对神话文化的理解,更能提升语言表达与创意写作能力。此外,组织“神话人物精神论坛”,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逻辑等层面,深入探讨神话故事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核。通过小组辩论、观点陈述等互动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表达能力。这些活动打破传统课堂的单向灌输模式,以沉浸式、体验式学习,推动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的协同提升 [3]。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顺应教育变革的创新实践。依托部编版教材“双线组元”优势,整合教学资源、重构学习序列,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素养协同发展。实践中面临教师理念更新慢、学生适应难等问题,可通过教研共同体、典型案例研讨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同时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能力。随着探索推进,大单元教学将成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路径。

参考文献:

[1] 杨文静.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路径[C]//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论文集. 2024:1-2.

[2] 李娜.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5,41(1):28-31.

[3] 黄妹英.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C]// 教育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 . 2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