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管执法视角看专业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策略
岳红丽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陕西汉中 723100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居民生活品质。传统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多依赖于专业质检部门,而城管执法部门凭借其在城市管理一线的优势,在工程质量监督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将城管执法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其贴近现场、快速响应的特点,弥补传统监督的不足。探索从城管执法视角优化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策略,对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城管执法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协同的意义
1.1 维护城市建设秩序
市政工程建设期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易对城市秩序造成破坏。城管执法通过对施工场地的严格管控,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规划许可范围施工,防止出现擅自占用公共道路、绿地等违规占地行为,以及未经审批搭建临时设施的情况。同时,对施工车辆的运输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其按照指定路线和时间行驶,避免因车辆超载、撒漏等问题造成道路损坏和环境污染。在施工噪音和扬尘治理方面,城管执法督促施工单位采取降噪降尘措施,如设置围挡、安装喷淋设备等,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不良影响,保障城市建设在有序的环境中推进。
1.2 提升工程质量管控
城管执法为市政工程质量管控增添了新的监督力量。在日常巡查中,城管执法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许可证等进行核查,确保工程建设主体合法合规,从源头上杜绝无资质施工等问题。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检查,督促建设单位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一旦发现存在偷工减料、不按图纸施工等质量隐患或违规施工行为,及时责令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种外部监督压力促使施工单位自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
1.3 促进部门协作效能
城管执法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协同,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城管部门在日常巡查中获取的施工现场信息,如施工进度、环境影响等,能够及时与质监、住建等部门共享,为其他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多部门之间通过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整合各自的监管资源和专业优势,形成监督合力。例如,在处理复杂的工程质量问题时,城管部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和违规行为查处,质监部门专注于技术层面的质量检测和评估,各部门分工协作,优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效率和效果。
二、城管执法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中的职能分析
2.1 执法监管职能
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对市政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无证施工、未按规划许可施工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责令停止施工并依法予以处罚,确保工程建设合法合规。在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施工噪音超标、扬尘污染等问题进行监督管理,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保障周边居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规范施工单位的建设行为,如材料堆放、施工设备摆放等,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维护城市市容市貌。此外,针对施工中出现的违规夜间施工、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执法部门也将依法依规处理,督促施工单位树立合规意识。通过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执法力度,从多维度规范市政工程建设行为,为工程质量监督筑牢法治防线。
2.2 沟通协调职能
城管执法部门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充当着沟通协调的桥梁角色。一方面,协调建设单位与周边居民的关系,及时了解居民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诉求,并反馈给建设单位,督促建设单位采取措施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减少工程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在遇到涉及多部门职责的问题时,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此外,城管执法人员还负责收集公众对工程质量的反馈信息,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为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3 宣传教育职能
城管执法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市政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宣传标语、展板,向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普及工程建设的法律知识和质量安全要求。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增强建设单位和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使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规范施工行为。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认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工程质量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策略
3.1 构建协同监督机制
建立由城管、质监、住建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监督工作体系,明确各部门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中的职责分工,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制定详细的协同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工作环节,确保各部门之间能够高效协作。建立定期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在会议上通报工作进展、交流问题和经验,共同研究解决监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形成常态化的协同监督机制。
3.2 强化执法监管力度
创新城管执法监管方式和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提高执法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巡查监管,增加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质量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对发现的质量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执法威慑力。同时,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执法行为规范、公正、文明。
3.3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健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制度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细、具体、可操作的质量监督规范,为监督工作提供明确的依据。积极引入社会监督力量,鼓励公众、媒体等参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质量问题属实的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推动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建设,搭建质量监督信息平台,实现工程建设信息、质量检测数据等的实时共享和动态监管,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结论
从城管执法视角优化专业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策略,是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发挥城管执法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协同的意义,明确城管执法在质量监督中的职能,并采取构建协同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管力度、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监督的不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监督格局。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市政工程质量,维护城市建设秩序,还能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从服务市民入手打磨精品城市邯郸市城管执法局市政工程管理处 [J].采写编 ,2016,(06):162.
[2] 李冰冰 . 商丘市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机制优化策略研究 [D]. 河南大学 ,2019.
[3] 劳理 . 一张立体“大网”提升城管水准上海市长宁区市政工程管理署署长朱民强谈区域城市网格化管理 [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06):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