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的衔接策略探讨

作者

林媛媛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第一幼儿园 718399

一、幼小衔接中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衔接的重要性

1. 健康领域:健康是幼儿发展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适应小学生活至关重要。例如,小学作息更紧凑,需要幼儿有体力和规律作息。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小学体育教育的衔接有助于幼儿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身体素质,应对学习压力。

2. 语言领域:语言是学习和交流的基础。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多元语言能力,小学则需要更高水平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良好的语言衔接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课程、表达想法、阅读和写作,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3. 社会领域: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极为重要。小学阶段,他们将面临新的人际关系和集体规则。幼儿园通过教授人际交往和规则遵守,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环境,为小学生活做好心理和行为准备,减少陌生和不适感,促进积极的同伴关系和集体意识的形成。

4. 科学领域:科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及其他学科也需要这些能力。幼儿园到小学的科学教育衔接,能延续幼儿对科学的探究热情,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探究方法,为小学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5. 艺术领域:艺术教育能增强幼儿情感和创造力,培养审美。小学艺术课程虽异于幼儿园,但艺术素养培养贯穿教育全程。幼儿园艺术教学助于幼儿个性和审美情趣形成,对其小学全面发展和缓解学习压力有积极效果,提升综合素养。

二、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分析

1. 教育目标

幼儿园在健康领域培养学生自理和基础运动技能,小学则强化体育技能和体能训练,同时关注学生健康与安全。幼儿园语言教育侧重口语和初步阅读,小学则要求学生掌握书面语言,具备阅读和写作能力。幼儿园社会教育强调社会认知和交往,小学则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对规则的遵守。幼儿园科学教育激发探索兴趣,小学科学课程要求系统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幼儿园艺术教育注重参与和创造,小学则强调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

2. 教学内容

幼儿园健康教育侧重生活卫生和体育游戏;小学则涵盖体育知识、健康讲座等。幼儿园语言教学以故事、儿歌为主;小学则侧重课本学习,包括识字、阅读和写作。幼儿园社会教育结合节日活动;小学则包括品德教育和广泛社会知识。幼儿园科学教育以观察和实验为主;小学则教授物理、化学、生物等更复杂的科学知识。幼儿园艺术教育鼓励自由创作;小学则开设专门课程,教授艺术专业知识和技巧。

3. 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学侧重游戏化和情境化,鼓励幼儿自主体验和探索;小学则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系统性知识传授和练习巩固。幼儿园教学时间灵活,活动多样;小学有固定课时,教学组织更规整,注重课堂纪律和秩序。

三、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的衔接策略

1. 健康领域

生活习惯培养方面:调整幼儿园大班作息,延长活动时间,减少午睡,适应小学紧凑时间。通过竞赛等活动,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自我管理。教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保持整洁,并与家长合作,共同督促。

运动能力培养方面:提高体育活动强度和多样性,引入适合大班幼儿的竞技项目如跳绳、短跑,增强运动技能和体质。注重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和团队精神,组织接力赛等活动,让幼儿体验成就感和责任感,为小学体育打基础。

2. 语言领域

阅读能力衔接: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除了幼儿园常见的绘本,还可引入简单的桥梁书,引导幼儿从图画阅读向文字阅读过渡。开展亲子共读和师幼共读活动,鼓励幼儿分享阅读感受,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同时,开展早期识字教学,采用象形字、故事识字等趣味方法,让幼儿认识一些常用汉字,为小学正式识字学习做铺垫。

书写能力衔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培养前书写能力入手,通过涂画、手眼协调练习等活动,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灵活性。在大班后期,引导幼儿认识田字格,了解基本汉字书写笔画顺序和格式,进行少量简单汉字的描红练习,但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强度,避免幼儿因书写疲劳产生厌学情绪。

3. 社会领域

规则意识培养: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规则教育,制定明确的班级规则并严格执行,如排队洗手、轮流使用玩具等,让幼儿在实践中理解规则的意义。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小学课堂规则、校园规章制度等,提前熟悉小学学习生活的规范要求。鼓励幼儿参与班级规则制定,增强其自主意识和对规则的认同感。

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如小组合作游戏、班级分享会等,为幼儿创造更多与同伴交流互动的机会,培养其沟通、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的能力。邀请小学高年级学生到幼儿园分享校园生活经历,让幼儿熟悉小学生角色,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并引导幼儿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学习如何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交往。

4. 科学领域

科学知识拓展:在幼儿园已有科学经验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适当拓展科学知识面,如介绍一些基础天文、地理知识,通过观看科普视频、参观科技馆等方式,丰富幼儿感性认识。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尝试寻找答案,逐渐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探究方法培养:教师在科学活动中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如观察记录、对比实验等。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符号、图表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让幼儿以小组形式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探究过程,提升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小学科学课程学习奠定方法基础。

5. 艺术领域

艺术欣赏深化:选择经典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组织幼儿进行深度欣赏。通过讲解作品创作背景、艺术家生平故事等,帮助幼儿理解艺术作品内涵,提升审美感知能力。鼓励幼儿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审美表达能力。

艺术技能衔接: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水平,在大班阶段适当开展简单艺术技能培训,如简单线条绘画技巧、基本节奏韵律感知等。但教学过程应注重趣味性和个性化,避免过于强调技能的规范性,打击幼儿艺术创作热情。同时,引导幼儿将艺术技能应用于创意作品制作,如设计手抄报、手工装饰品等,培养创新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四、结论

幼小衔接是关键的系统工程,它对幼儿发展至关重要。分析幼儿园与小学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并采取针对性策略,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顺利过渡到小学。幼儿园需与小学和家庭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幼小衔接,确保教育质量。未来研究应关注策略效果,持续改进,满足幼儿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沁, 徐刚. 幼儿园五大领域与义务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衔接——以轮滑运动为例 [J]. 体育教学 ,2023,43(11):56-57.

[2] 徐晓阳 . 基于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领域活动构建 [C]//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2023 年第一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 .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 ;,2023:44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