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作者

曹龙威

双峰县猪婆山林场 湖南双峰 417700

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发展中环境及资源受到了污染和破坏,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要求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落实保护工作,提升建设效率,保护好森林资源。因此,林业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实际,从不同的方面出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

1、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能够保持生态功能。首先,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维持水源,保持土壤稳定性。森林具有重要的作用,树冠可以截留雨水,根系可以稳固土壤,进而减少泥石流及水土流失问题。其次,能够调节气候。森林中的植物和树木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且释放氧气,改善地区气候,减轻温室效应,保持气候稳定。最后,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森林能够为很多的动植物提供生存场所,维持生态链完整,若是森林受到破坏,会影响动植物的栖息条件,甚至产生物种灭绝问题[1]。

第二,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森林借助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呼吸提供保障,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森林可以提供清洁水源、林产品、木材等,促进各方面发展,特别是经济产业。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及缓冲洪水等作用,能够减轻恶劣天气的影响。

第三,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系统健康,关系到气候稳定、水土保持以及生物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森林培育、保护及管理等工作,可以持续提升森林质量,进而加强其碳汇能力,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2]。

2、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

第一,重视度不足。这是一种常见问题,因为管理部门并未组织培训活动,正确引导相关人员的思想,导致人员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缺乏正确的认知,重视度不足,影响了工作开展。

第二,人员能力不足。森林资源保护及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才,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提供保障。然而当前很多人员缺乏丰富的森林保护知 中及时有效的解决碰到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视而不见,或是运用不合理的处理措施, ,还会影响到工作成效。最后,部分企业及个人缺乏较强的保护意识,出于谋求自身利益的目的,存在非法占用森林资源的情况,破坏了森林资源[3]。

第三,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需要注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政府部门需加强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其具备丰富的工 理经验,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但是当前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没有合理的目标,限制了工作的开展,对于完成的工作无法有效地做出评价,使得保护工作停留在表面上,长期如此,会有很多的森林资源受到破坏,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3、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3.1 强化林地保护

在工作实践中,应该重视林地保护及管理。管理部门需要系统地分析森林病虫害情况,结合历史数据,找出其规律和特点,分析常见病虫害产生原因,有目的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当前人工林面积日益增加,天然林存在过度砍伐问题,防治工作只是被动救灾,使得森林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对此,管理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对样化的技术和手段,严格检疫森林植物,防止引入病虫害,持续监测森林情况,若发现病虫害隐患,需要及时预报,结合地方情况,进行封山育林,强化疫苗消毒管理,引入害虫天敌,优先使用残留较少、毒性较低的农药,以免污染环境及天敌。在工作中应该重视各类林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问题,清楚产权,管理部门应该对林权制度进行改革,推动林地资源流转,依据国家有关律法对其进行管理,提升其规范性[4]。对于人为改变森林用途和乱砍滥伐等情况,应该采取实行有偿转让,依据价格机制保护森林,兼顾使用者利益及森林资源保护。

3.2 运用先进技术,开发建设重点林业工程

图1 培训活动现场

现阶段,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管理部门应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工作实践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及建设重点林业工程。具体来说,第一,应该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案,提升林业生产技术含量,提升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在平原区可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加强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问题。还要重视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促进公益林建设,通过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方式,逐渐恢复天然林,组织多样化的经营活动。林业站需要积极地参考及学习国内外最新的技术,结合工作情况,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及创新。工作人员应该掌握相关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而在工作中灵活的应用,还要提升工作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对此,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如图 1 所示),让其及时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管理层应该构建责任和奖惩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实处,促进相关工作落实,结合人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奖励或惩罚,发挥激励作用。第二,管理部门应该重视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建设及管理。全面分析林业工程状况,划分工程重要程度,优先建设重点项目,如野生动物保护区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管理项目、自然保护区工程[5]。部门需要建立专业的管护队伍,将管理及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3.3 兴林富农,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森林资源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因此,在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管理部门应该树立兴林富农理念,不断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管理部门应明确提出严禁破坏森林资源,设置清晰的保护标准,将其落实到实处。近年来,森林旅游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管理部门应该整合森林旅游景观,体现地方特色,促进该产业发展。还要重视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以市场为核心,采取集约经营模式,建立产业基地,积极培育新的品种,促进林业经济发展。还要保护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作用,推动旅游业发展,实施种苗工程,推广及运用优秀的品种,将产业发展和经济管理进行融合,鼓励农民进行复合型经营,促进森林野生食品产业发展,从不同的方面着手,提高农民收益。

3.4 加强宣传

在工作实践中,应该积极宣传森林资源保护的价值,提升相关人员的保护意识。为了提升工作实效性,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如多媒体、宣传栏、互联网等,普及森林资源保护的价值、方法,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还要宣传有关律法,让人们准确地理解法律知识,提升保护意识,主动参与到保护及建设中。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相关工作人员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自身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6]。

3.5 健全有关的制度

森林资源及环境保护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相关工作的开展,如管理、监督、保护等,均需要具备健全的制度,同时还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因此,在工作实践中,需要构建有关的制度,并且持续对其进行优化及完善。第一,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因此,应该提前准备齐全的仪器和设备。第二,构建有关的管理部门。当事情发生时,可以及时地找到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性解决问题。比如安排森林巡查人员,定时进行搜索工作,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提升人员的责任意识。再比如安排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救火团队,森林保护工作中除了要预防偷砍树木之外,还要预防火灾。救火团队中的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进而在出现火灾时,能够高效的结合情况进行判断。第三,有关部门应配备应该给人员配备有关的装置,如预警、灭火设备等,落实好防火工作,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第四,做好火灾预防和控制的宣教,提升人们的火灾预防和控制意识,促进工作的开展。管理人员在平日工作中应该到林区周边村镇和农户家中进行宣传教育,在林区周边设置提醒标语。

3.6 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森林资源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林 需要坚持对林业有关人员的工作条件及环境进行优化,提升示范点建设的效率, ,如媒体、互联网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站点以及队伍方面的建设,例如林场管护站、林业调查队伍 合理地构建基站,强化信息网络构建,利用互联网技术高效地传递 另外 需要配备好齐全的防火设备,加强森林防火通讯系统,普及人员的森 识,提升人员火灾预防及控制能力。

3.7 遵守“科技兴林”战略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下,林业发展需要坚持这一战略。林业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要想有效地融入这一战略存在较大的难度,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科技是首要的生产力,在保护工作中需要借助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出科技的优势,促进工作的开展。林业科研部门需要增加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促进新树种的培育,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树种,侧重于抗逆性较强树种的培育工作,优先解决防护林及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给林业工程建设奠定技术基础,逐渐发展经济林培育,构建科技创新区,推动保护技术的发展。森林工作站也要积极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活动,让其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手段,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进而高效的开展工作。

3.8 健全森林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使用林地。当前农村居民因改善居住条件和交通条件、自我发展经济等使用林地逐步增加,为了规范使用林地行为,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农村居民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自我发展经济而占用林地,需要简化审批流程、减免相关费用,促进依法使用林地。

3.9 加强林业机构队伍建设

基层林业部门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缺乏,信息系统推广应用起来还存在一定困难。对此,需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配备精干技术力量,快速提高机构队伍业务水平。同时加大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培训,林业主管部门要培养一批熟练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信息采集和档案管理的技术队伍,提升林地管护工作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工作效果。因此,应该认真地分析工作中的问题,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坚持探索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出其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瑞福 . 新常态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J]. 中国林业产业 , 2025, (01): 46-47.

[2] 付国宏, 包小兰.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路径 [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10): 58-60.

[3] 王艳群, 李媛, 袁关烈. 浅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举措 [J]. 种子科技, 2020,38 (07): 123-124.

[4] 尹树奎. 浅谈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举措 [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 26 (12):79-80.

[5]王丽丽,张浩阳,范瑜. 森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 [J]. 南方农业, 2020, 14 (26):68-69.

[6] 王丽敏 .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J]. 农村实用技术 , 2020, (06): 139-140.

作者简介:曹龙威(1974.4-),男,大专,工程师,从事工作:林政、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