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医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

作者

王敏

上海现代哈森( 商丘) 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 476000

一、仓库管理在医药供应链中的作用

1.1 仓库管理职能与医药供应链的关联性

医药企业供应链中的仓储管理基本职能涵盖药品的存储、保管、发放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内容,这些职能与医药供应链有效运作直接相关联,从而保证药品自生产环节开始直至最后一名消费者的顺利交接。比如国际医药供应链协会给出的数据表示,如果医药供应链中的库存周转率达到 10% 的增长,则可为全部业内企业节省高达 10 亿美元的开支。药品质量跟病人安全,公司形象都密切相关,辉瑞公司于 2012 年因为仓库管理出现问题致使部分药品变质失效,公司遭受几百万美元的损失并且品牌形象受损就是例证之一。

1.2 医药产品流通效率受仓库管理的影响

医药企业供应链当中,仓库管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药产品的流通速度和品质保障的效率。相关统计显示,在医药供应链里大约有 30% 的时间花在了仓库管理环节上,包含药品的接收、存储、拣选、打包以及发出等诸多流程。高效的仓库管理可以缩减药品从工厂生产出来到送到病人手中的时间,进而加快整个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比如说采用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之后就可以缩短药品存放在仓库里的时延,依靠实时追踪库存并实施自动化处理的办法来保证药品迅速流动起来,而且通过导入精益库存经营观念,医药企业可以削减库存积压的情况,减少过期药品产生的风险,从而优化资金周转率并改善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二、医药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

2.1 供应链中断风险对仓储管理的影响

医药企业供应链中,仓库管理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运作状况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是否流畅,供应链中断风险诸如自然灾害、政治动乱、运输延迟或者供应商倒闭之类的状况,都会致使医药产品无法按时抵达目的地,从而会影响到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11 年日本的地震和海啸引发的供应链中断情况,使全球范围内的疫苗供应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仓库管理中,中断风险也会导致库存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出现,从而对药品质量与安全产生影响。

2.2 药品质量控制与仓库管理的风险

药品属于一种特殊商品,它的品质好坏直接牵涉到病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所以仓库经营务必保证药品在存放及分发的时候不会遭到破坏。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所给出的数据,大概 10% 左右的药品召回事件都是由于仓库管理不善,这不但给公司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加严重的是可能会危害大众的健康。医药企业必须采取风险控制方法,首先企业得形成起严格的仓库经营规则,保证药品存放在合适温度和湿度之下,冷藏药品要在 2 到 8 摄氏度环境存放,热敏感药品则需保存于更低的温度当中。其次仓库管理系统要融合先进的监控技术,像即时温度和湿度探测器之类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药品整个供应链中的品质安全。

三、仓库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3.1 仓库管理中关键风险点的识别

识别仓库管理中的关键风险点是构建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的先决条件,譬如库存准确性的风险点,若库存信息不准确,会致使药品出现短缺或者过剩的情形,从而给供应链带来响应时间拖长以及成本增加的隐患。按照一份调查,医药供应链由于库存管理欠佳造成的损失可以达到销售总额的 10% 到 20% 。药品的温度把控也是一个重要风险点,特别是一些需冷链管控的药品而言,温度稍有波动就可能会影响到药品的质量,进而造成药品失效的情况发生,所以采用先进的温控技术与实时监控体系变得很有必要。风险评判可以借助故障树剖析法(FTA)、事件树剖析法(ETA)之类的模型,针对潜藏的危险要素展开系统的识别和评估工作,进而给予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举措。

3.2 医药供应链风险评估的影响程度

医药供应链当中,仓库管理极为关键,它的风险控制情况直接联系到整条供应链的稳定与效率,一项有关全球医药供应链的研究显示,供应链中断所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可以达到数百万美元,其中仓库管理不佳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评判风险给医药供应链带来的影响时,可以借助一些定量分析模型,故障树分析或者事件树分析,来找出并量化潜在风险,如极端天气,运输耽搁或者系统故障之类的事情,对风险出现的概率以及它给供应链带来的连锁反应,进行准确的评判,医药公司就能制订出更为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进而保证药品按时供应,缩减由风险事件引发的损失,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转。

四、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4.1 基于仓库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制定

要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首先要找出仓库管理中重要的风险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要在指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存放,这样才能保证药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所以仓库温湿度监控系统出现故障就是个关键风险点。根据一项针对医药供应链中断风险的研究,大概 30% 的供应链中断事件都跟仓库管理不当有关,所以创建起一套全面的仓库监控系统,随时追踪药品存放情况。同时加强仓库人员的培训来说,通过提升他们对药品存放规范的认知,就能把人为失误引发的风险降到最低。

4.2 风险控制策略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要想有效地执行风险控制策略,首先要找出仓库管理中的主要风险点,这就要对以往的数据加以分析,找出造成供应链中断的常见因素,比如自然灾害,运输延误或者系统故障之类的状况,借助创建风险评价模型,医药公司就能预估并量化可能出现的风险发生几率以及它给供应链带来的影响程度。当关键风险点被识别出来之后,企业就应该制订相应的防范办法和应急计划,从而减小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它带来的不良后果。实施风险控制策略的步骤和方法要系统化和结构化,企业需组建起跨部门的风险管理小组,由仓库管理人员、供应链专家、质量把控人员和 IT 支持人员组成,负责制订并监督风险控制策略的执行情况,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从而随时掌握库存数量、药品去向以及环境状况,保证药品在适宜的环境下存放和运送。

参考文献:

[1] 卢名星 . 供应链金融在企业融资优化中的应用与风险管理研究 -- 以医药公司为例 [J]. 市场周刊 ,2025,38(2):26-29.

[2] 平文 . 供应链韧性管理在企业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探索 [J]. 时代人物 ,2025(6):0078-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