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字工程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创新应用与挑战
葛艳敏
安阳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智能城市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核心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工程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公众生活质量。计算机数字工程作为智能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支撑,涵盖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多个领域,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然而,随着智能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计算机数字工程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从创新应用、挑战及发展对策三个方面,探讨计算机数字工程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能为智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计算机数字工程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创新应用
计算机数字工程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整合与共享、智能交通系统、智能能源管理和公共服务优化等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数字工程支持科学决策,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全面的运行状况分析。同时,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使智能交通系统能实时监控交通流量、预测拥堵并提供最优路线建议,为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带来新的提升。在能源管理方面,计算机数字工程通过智能电网和能源管理系统,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分配和利用 [1]。此外,智慧医疗系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公众的生活质量。
二、计算机数字工程在智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智能城市建设在计算机数字工程的推动下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标准不统一是其中的一大难题,由于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技术标准不一致,使数据无法进行互通共享,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随着大量城市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数据安全隐患日益突出,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频发,给城市管理和公众生活带来风险。智能运维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当前智能城市建设中的一大瓶颈,许多城市的智能运维体系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系统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修复。公众参与度不足进一步制约智能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公众对智能城市项目的认知和接受度有限,部分公众对智能电表等新技术存在疑虑,担心隐私泄露,使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推广受阻。
三、计算机数字工程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一)推动技术标准统一
推动技术标准的统一,能促进智能城市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政府要牵头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保障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例如,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制定标准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使交通、能源、医疗等各领域的数据能无缝对接。政府还要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通过建立开放的技术生态系统,促进不同厂商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推动行业内的技术协同发展,提升智能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率[2]。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球智能城市技术标准的统一化进程。例如,可以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工作,推动智能城市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此外,为适应智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需求,要建立技术标准的动态更新机制,使标准能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优化。通过推动技术标准的统一,不仅能降低系统集成的成本,还能提高智能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
(二)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数据安全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政府和企业要通过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例如为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或伪造,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来保障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或伪造。同时加强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使敏感数据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行访问。此外,政府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明确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的规范,对数据泄露和滥用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企业也要提升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通过定期进行数据安全演练,保障智能城市系统的稳定运行。政府还要建立数据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实时监控数据流动情况,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例如,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流量进行实时分析,识别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此外要提高公众和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强其数据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不仅能保护公众的隐私和权益,还能增强其对智能城市建设的信任和支持。
(三)优化智能运维体系
为保障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营,要对智能城市的运维体系不断进行优化。政府和企业要建立智能化的运维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例如,可以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自动化巡检,提高运维效率。同时要对运维标准和规范进行统一的制定,使各系统的运维工作有章可循。企业则要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建立智能化的运维体系,可以降低系统故障率,提升智能城市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政府还要推动运维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运维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提高运维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可以建立智能运维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各类运维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系统风险并提前采取措施。此外,政府要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运维技术和工具,如预测性维护和远程监控,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通过优化智能运维体系,不仅能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智能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四)提升公众参与度
智能城市的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还要公众的广泛参与。政府要加强智能城市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智能城市的认知和接受度。例如,可以通过举办智能城市体验活动,让公众亲身感受智能城市带来的便利,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使智能城市的建设更贴近公众需求。此外,对于智能城市项目的透明度管理政府要进行加强,及时向公众公布项目进展和成果,增强公众的信任感。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的利用,也能拓宽公众参与智能城市建设的渠道。例如,可以开发智能城市互动平台,让公众随时随地参与城市管理和决策过程。此外,政府要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数字素养和参与能力,使其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智能城市提供的各项服务。通过提升公众参与度,通过提升公众参与度,不仅能促进智能城市项目的顺利实施,还能增强其对智能城市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数字工程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创新应用,能为城市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公众的生活质量。然而,智能城市建设仍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安全隐患、智能运维体系不完善以及公众参与度不足等挑战。未来,通过推动技术标准统一、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优化智能运维体系以及提升公众参与度,计算机数字工程将在智能城市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智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菁 .“数智化”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研究——以宜宾市智慧停车平台为例 [J]. 江南论坛 ,2024,(02):71-75.
[2]斯科特·麦奎尔,蒋效妹.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主义和传播——城市数字规划所面临的研究挑战 [J]. 智能社会研究 ,2023,2(05):1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