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细节破解小学作文内容空洞难题
姜慧玲
溧阳市实验小学 213300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领域,长久以来,小学生写的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显著,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写作能力的发展。这一现象表现为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表达、素材陈旧单一、细节描写匮乏等,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索巧用生活细节来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策略。通过深入研究,期望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着眼,积累丰富素材,掌握细节描写技巧,进而充实作文内容。这不仅能使作文摆脱空洞困境,更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其观察、思考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进阶,为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与全新思路。
关键词:巧用生活细节;小学作文;内容空洞
引言:小学生的作文内容既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其思维逻辑、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反映。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走出作文内容空洞的困境?而答案就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生活作为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同样也为小学生的作文提供了无尽的素材与灵感。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生活细节,来破解小学作文内容空洞的难题。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细节
所谓观察习惯,就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持续且细致地留意生活中的人、事、物,善于捕捉其中的细节与变化,为写作积累丰富素材的一种行为倾向。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生活缺乏观察,导致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写、无事可叙。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明确观察目标,进行有序观察,如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让学生深入生活善于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独特之处,进而将这些丰富生活素材转化为他们的写作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注意留意他们的美好品质;观察回家路上的风景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自己的注意等,并且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能够学会将这些观察到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里。
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其一就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观察日记的任务,鼓励学生每天记录生活中点滴,像人物的行为特征、四季的变化、宠物的日常行为等。教师也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如开展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让学生走进校园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生长环境等,并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全方位感受植物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如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等。如此一来,学生在长期的观察训练中就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进而为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累生活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类优秀作品,无论是经典文学名著还是贴近生活的散文、童话能都让学生们有所收获。比如当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书中对鲁滨逊荒岛生存的细致描写,如搭建住所、制作工具等情节,不仅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表达方式,还能为他们提供面对困难时积极应对的故事素材。并且学生在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作者如何运用文字描绘生活场景,从而学会将这些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还可以构建生活化情境,如模拟家庭生活、校园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有效手段,例如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比如教师在讲解描写自然风光的作文时播放一段关于黄山奇景的视频,视频中云雾缭绕的山峰、形态各异的松树等画面,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而学生在观看后不仅能积累关于黄山景色的描写素材,还能激发他们对其他自然景观的探索欲望,促使他们在生活中更加留意身边的美景,将其转化为写作素材。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积累生活素材,让作文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三、在作文教学中强化细节描写训练
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是使文章生动形象的关键,但小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忽略这一点。他们在描写人物或是事件的时候,一般只是简单地交代过程或人物的基本特征,没有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导致作文内容干瘪,无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如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生动刻画。具体来说教师在写作场景中应引导学生选点定位,明确描写的核心对象。比如需要学生描写一场运动会,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细心观察某一位短跑运动员,进而描写出运动员 “双脚如同钉在起跑器上,身体前倾,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终点线,全身肌肉紧绷,蓄势待发”的状态,以此突出重点,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为作文增添色彩。以描写春天的花园为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同学们,春天的花朵都开了,我们可以把这些花朵比作什么呢?” 引导学生写出 “花园里的花朵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群欢快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这样的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花园的美丽与生机。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练习中不断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方法,可以布置一些小练笔任务,如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一处最喜欢的风景等,要求学生必须运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逐步提升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摆脱空洞,变得丰富生动、富有感染力 。
结语
综上,巧用生活细节是破解小学作文内容空洞难题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强化细节描写训练等策略能够丰富学生作文内容,增强情感表达,培养创新思维,提升作文质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更能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深化生活细节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让生活细节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写作中展现独特的生活感悟与创造力,使作文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黄岩蕾.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讨[J].读写算,2024,(20):44-46.
[2]王婷婷.基于生活化视角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探究[C]//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素养教育成长计划.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一).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新宁镇中心小学;,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