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索

作者

马穆杭

云南红河技师学院 云南红河 661699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综合性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对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对中职院校教师来说,要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的高效教学法,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开展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意义,紧接着详细分析了互动式教学方法在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进一步优化中职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互动式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互动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多种互动手段,来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增强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被教育工作者引入教育领域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互动式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能够有效促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成为更加全面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一、开展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意义

在传统形式上的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发动机原理课程枯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灌输,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互动教学,还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应用策略

1.创建互动教学平台

发动机原理课程设计到机械工程、热力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课程内容较为抽象难懂,然而在讲解时,往往依靠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单一,学生面对这些复杂的知识,难以动态地理解发动机原理,又难以获取更多教学资源来辅助学生学习,这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如预期。通过创建互动教学平台,不仅能够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提供实时互动交流的工具,还能够整合各种各类的优质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进行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互动参与度,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教育公平。因此,教师要积极创建互动教学平台,来提升学生的互动参与度。

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互动教学平台,首先教师提前在互动教学平台上传有关发动机工作原理和应用、基本工作原理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进行预习,对于课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并发布课前小任务,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检索,寻找出三种发动机设备,并将收集到的发动机上传至班级互动讨论区。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教学平台的互动功能,来开展小组竞赛、角色扮演和在线投票等功能在开展互动教学。

2.设计多种互动活动

一般情况下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而发动机的设计涉及到大量抽象复杂的原理和专业术语,学生面对复杂的发动机原理,常常会感觉难以理解,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跟随课程进度,在学习发动机原理课程时,会丧失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面对抽象枯燥的发动机原理课程,会产生畏难和抵触心理,甚至于厌恶心理,导致了学生的互动热情不高。通过开展多种互动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因此教师要积极设计多种互动活动,如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实验模拟等,来帮助学生掌握和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发动机工作原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分组原则分为若干个小组,为每组随机发放发动机部件的卡片,如活塞、曲轴、气缸、火花塞等。让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这些卡片粘贴到空白发动机结构图的规定位置,并标注好相应的功能。小组完成后,对于完成的成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建议,最后由教师总结关键原理。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促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理论知识。

3.问题导向互动教学

传统形式上发动机原理课程中,许多中职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侧重与对于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有效的互动环节,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问题导向互动情境是指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理解发动机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将发动机看作一具人体,那么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应该分别对应人体哪些器官?请你从功能的角度来进行类比说明。”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拆解发动机的分解模型,要求学生分组识别核心部分零件,并绘制位置关系简图,在实物观摩和拆解的过程,能够将其与人体“器官”功能相对应。

结语

互动式教学方法对于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创建互动教学平台、设计多种互动活动、问题导向互动教学等策略,能够促进学衡之间的交流与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未来,中职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以提高中职院校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琪.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知识文库,2021,(22):133-135.

[2]董柏枝.中职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3,(38):145-147.

[3]王雨.中职学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创新探究[J].成才之路,2023,(0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