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胡雨生
新疆新农新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市 83000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建设逐渐成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乡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复杂、信息获取困难等因素,使得其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挑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探讨其如何助力乡村规划、资源管理和灾害预警,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地理测绘方式融合的产物,能够将检索到的地理测绘数据转化为指定格式,利用数据信息,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准确表达与模拟。同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地球表面地理现象的检索、处理、分析、展示及应用,而其核心技术如下。
1.1 无人机航测技术
测绘人员通过无人机获取航空摄影、测量及遥感数据。无人机可以搭载激光雷达、高清相机等各种传感器,在高空飞行时,可采集与地表相关的遥感数据、影像及点云等,实现地形测量、制图及资源调查等工作。而如今,搭载相机形式更为常见,测绘人员可以制作正射影像图,建设实景三维模型,完成航测。
1.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具备空间信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等诸多功能,能够实现属性数据与地理位置信息的相互融合,让测绘人员凭借空间分析及地图制图等方式,帮助用户解释地理现象并进一步模拟、预测地理过程,帮助其实现规划与决策。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时,测绘人员需通过各类传感设备实现对空间数据内容的采集与管理,借助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网络分析、工具分析及地理统计工作,进一步挖掘数据并采用分析及模拟的方式,实现对地理规律的探索。
1.3 高光谱遥感技术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运用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技术,测绘人员通过使用高光谱传感器,在近红外波段、可见光波段或红外波段,收集地表反射及辐射的能量。所检索波段中包含光谱带,测绘人员可通过分析光谱带的组成方式,实现高光谱成像,进而确认地球表面物质的光谱特征,推断所检测区域的物质含量、组成及质地等内容。
1.4 空间测量系统
空间测量系统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于一体,主要通过发射激光脉冲,计算其反射回的时长,确认探测器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构建三维模型,以类似雷达的方式完成测量。
2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2.1 整合数据信息资源
为进一步开展乡村建设活动,测绘人员还需加强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建设乡村空间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乡村地理数据内容的整合与应用。具体来讲,测绘人员可以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依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生态环境、乡村土地等各项数据内容,将获取的信息上传到管理系统,再整合数据内容,开展综合管理及快速查询等工作,以此实现对乡村建设数据的管理。在土地权属管理及界定时,测绘人员可以通过无人机航测技术,获取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信息,避免当地出现土地纠纷问题。通过使用电子全站仪及相关测量设备,实现对土地权属界线数据内容的检索。在降低人工成本及提高测绘人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无人机航测技术建立正射影像图,促使其以正射影像图为底图,实现对地块的矢量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内,以方便测绘人员加载信息,整理土地权属、土地面积等内容,并支持土地变更交易等应用。这不仅有助于缩短土地权属界定的工期,还能为全国土地确权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测绘人员还可通过使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从而让决策人员可以对土地应用情况、规划情况等进行评估,辅助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的开展。先借助无人机航空及卫星遥感平台等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内容。采用几何校正、去除大气及辐射校正等方式对该影像进行预处理,保障所获取影像内容精准无误。通过遥感数据内容,了解所提取土地覆盖情况、植被指数等,确定该区域土地是否被充分利用。随后需对土地特征进行分类,进而确认土地类别,方便测绘人员进行分类调查。
2.2 合理监测自然资源
乡村范围较大,所涉及森林资源相对广泛,所以在乡村建设活动中,测绘人员还应监测自然资源,预防森林火灾等现象的出现。测绘人员可以通过无人机航测技术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测。无人机可以获取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数据与图像,对火线、火点等进行定位与识别。无人机还可搭载热红外等传感器,帮助测绘人员了解火灾发生区域的热辐射情况,监测地表温度,准确掌握火源位置并确认是否存在火势蔓延等现象。测绘人员也可通过可见光传感器提取森林植被及相关指标,进一步评估森林健康情况及火灾所带来的影响。随后,测绘人员可通过图像分析及处理方式,依靠火点监测算法,实现对火灾点的自动识别,构建火点热力图。测绘人员可以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等确定火灾位置的地理坐标,提升森林火灾监测的可视化程度。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按照时间序列,实现对图像数据内容的排序,以实时监测火灾发展趋势,方便测绘人员结合历史火灾数据及周围环境等生成火灾风险的评估模型,进一步对危险区域进行处理。
2.3 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为提高乡村建设效率,各部门还应采用高精度的地形测量方式,实现对地质灾害等诸多方面的调查。测绘人员可以借助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从不同角度和时间获取同一乡村建设区域的两幅乃至多幅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结合图像相位差,获取地表形变信息,并掌握是否存在因地表的高度或地形变化而引起相位差异的情况,从而揭示植被及地表运动所导致的地形特征。例如,在乡村建设期间,为预防区域出现滑坡等灾害,测绘人员可通过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检索地形数据内容,展示这些变化并了解地表层微小变化的情况,进一步评估地面沉降、滑坡等灾害的发展趋势,使工程师及科学家等能够进一步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对应的减灾或防灾措施,从而保障乡村地区的安全性,或者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的方式建立监测预警系统,让居民及相关单位都能掌握区域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无人机航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及空间测量系统等先进手段,能够高效地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合理监测自然资源,并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乡村建设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还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将在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乡村实现美丽宜居、和谐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祺 .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J]. 村委主任 ,2024,(05):228-230.
[2] 卢发泉 , 郑红卫 , 郑菲 .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快速核实农村道路建设真实性 [J]. 审计月刊 ,2023,(01):23-26.
[3] 许清峰. 一体化测绘技术在农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中的应用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 ,2022,(1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