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职业语文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研究
周泉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2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教育需为不同职业岗位培养人才,而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存在与职业需求脱节等问题,本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施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语文能力,促进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职业语文能力;能力培养
引言: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为不同行业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语文能力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开展基于学生职业语文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研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许多高职院校制定教学目标时未充分结合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依旧沿袭传统普通高校侧重于文学知识传授和文学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目标,但高职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不同行业就业,这种与职业需求脱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将语文知识和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无法满足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的实际要求[1]。
(二)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高职语文教材内容仍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这些内容虽有一定文学价值但和学生的专业以及未来职业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学生学习时往往觉得这些内容与自身专业和职业发展无关,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教学内容缺少对职业场景的模拟和实践,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能力,学生往往不知如何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这反映出教学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
(三)教学方法
许多教师依旧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课堂上主要是教师单方面讲解知识使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缺乏自主思考以及参与课堂的机会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并且讲授法侧重于知识灌输对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效果欠佳。以讲解文学作品为例,教师仅逐字逐句分析作品内容结构和主题却未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致使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种单一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期末考试常以笔试形式进行,考查内容多为文学常识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知识,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评价指标不科学,现有的教学评价指标缺乏对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考量,主要围绕教材上的知识点设定,未与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的要求相对接,如在评价学生写作能力时只注重文章的语法结构和文采,却未考虑不同职业领域对写作风格和内容的要求。
二、基于职业语文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
鉴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需直接面向特定职业岗位这一特性,不同专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差异显著,所以要紧密结合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例,他们未来工作需要具备出色的导游讲解能力,与游客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撰写旅游文案的能力,那么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生动准确介绍景点的口语表达技巧,能与不同类型游客有效交流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旅游文案写作规范和技巧从而撰写吸引人宣传文案的能力[2]。而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更需要具备阅读和理解专业技术资料以及撰写技术报告和产品说明书的能力,教学目标就应侧重于提高学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他们严谨准确阐述机械产品性能以及操作方法和技术参数等内容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语文能力,职业语文能力并非仅局限于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还包含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职业场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整合教学内容
由于社会快速发展各行业不断更新变革,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也需紧跟行业步伐,要融入行业前沿知识和动态,以金融专业的语文教学为例,引入最新的金融政策解读和市场分析报告等内容能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趋势,同时培养他们对经济信息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在传媒专业教学中加入新媒体运营和短视频脚本创作等方面的知识可使学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掌握当下流行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技巧,不仅能让学生所学语文知识更具实用性还能拓宽他们的职业视野。
经典文学作品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能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欣赏层面而要将其与职业应用相结合,以《红楼梦》为例,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人物对话和社交场景,学习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技巧和沟通策略,针对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学习谈判技巧和说服艺术等,把文学智慧转化为职业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值得采用的创新方法,以实际职业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进程中学习并运用语文知识,以市场营销专业的语文教学为例,设定一个模拟的产品推广项目学生要进行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这锻炼了他们信息收集分析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设计包括产品介绍和广告语等在内的宣传文案提升创意写作和语言运用能力[3]。最后进行项目汇报锻炼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凭借这样的项目式教学学生能将语文知识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深刻理解语文在职业中的重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如在线课程以及交流论坛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在课余时间依据自身进度和需求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则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同时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效率[4]。
(四)完善教学评价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教学评价的基础,传统高职语文教学评价常过度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却忽略了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多方面涵盖,既考察学生字词运用和语法掌握等语文基础知识又关注学生职业语文应用能力。
除传统笔试外应增添口试以及实践操作和项目作业等评价方式,口试可考察学生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如让学生进行主题演讲或模拟商务对话等,实践操作评价能让学生在实际职业场景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项目作业评价可要求学生完成与职业相关的语文项目,多样化评价方式能更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局限。
三、结语
基于学生职业语文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上述策略能够使高职语文教学更加紧密地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后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完善教学策略加强教学实践的推广和应用,持续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适应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范英.“互联网+”背景下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5,27(06):197-199+169.
[2]卢小敏.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改革高职语文教学——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视阈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语文建设,2024,(07):86.
[3]杨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下高校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2,(16):117-119.
[4]徐秋梅.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财富时代,2021,(0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