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探析
杨丽娟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小学校 644000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是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时候,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
1 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原则
1.1 学科为主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程选择的文章有示范性、引领性,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创造美、表达美的范例,本身就是美的对象。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渗透美育,不是简单地把美育的内容加进去,而是以学科教学为主,找到其中的美育因素,然后融合美育的方法,把美育元素和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升华提高,在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美学熏陶。
1.2 手段融合的原则
渗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的关键在于掌握好手段运用的技巧,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把语文教学和美育割裂开。教师要读懂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里找到美育因素,然后放大美、刻画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美、使用美,受到美育的熏陶,促进审美素养的提高。
1.3 思维培养的原则
语文课上学生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是基于语言的运用。因此,在实际渗透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角度考虑,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参与的活跃程度,促使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反复品味中感受美、体悟美,然后用自己语言来表达美,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学链条。要让学生在阅读、在感悟、表达的过程中感受美,从而影响人,进而形成对人有积极影响的美育观,最终形成热爱生活的美的品质和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美的品质,增强文化自信。
2 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2.1 化虚为实
化虚为实是把虚幻的事物通过各种方式变得真实可感,达到虚实场景、视像的相互转换,加深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很多带有诗情画意的课文,这些课文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好素材。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状况,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意象具体化,促使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增添知识量。以《静夜思》为例,可以首先用一种温润的声音朗诵出这首诗歌,可以配上悠远的古筝乐曲,带学生进入一个月夜下宁静的气氛当中,让学生的思维去沉溺在文学的魅力当中。再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想像是自己身在那遥远的故乡,对着明亮的月亮,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之后老师就可以出示月夜图,学生把文字和画面结合,展开即兴创作,在诗情画意之中体会中华诗词的美。
2.2 创新教学方法融入美育
利用情境教学法,用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审美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品里的美;使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去审美赏析和评论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积极探寻美的意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本,内容丰富,文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融入了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等许多美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把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有比较高的可行性。对于美育元素加以有效整合,既能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又能使学生于领略美,赏识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表现出美,制造出美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审美思维,审美素质的大幅提升,给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予以助力。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资源来帮助学生体会文字所代表的美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培养学生进行抽象思维以及让学习变得更有乐趣。
2.3 基于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创造美
生活是写作之源,也是美育之土。生活当中到处都是美的,有自然美,人性美,文化美等等。老师要引领学生带着锐利的目光去发现平常事中不寻常之处。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夜晚的璀璨星空、街头巷尾的温馨场景等等,都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都是值得我们去捕捉和记录的美好,也是我们写作时可以用来借鉴的素材。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在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在社区公益活动上感受人与人之间关爱、帮助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美。真实的体验可以激发现学生内心对于美的感知以及情感上的共鸣,促使他们写作的时候,可以主动把这种感知以及共鸣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从而使文章更加真实、生动,富有美感。
2.4 优化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审美感悟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老师可以通过认真挑选阅读内容引领学生们深究课文 , 去体会文字间所蕴含的情绪与画面。如在教授古诗词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诗词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韵律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词句,让学生沉浸在诗词所描绘的画卷里,体会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鉴赏力。而且,老师可以开展阅读分享会,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自己对于美的理解,从而更好的体验美、感受美。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教师应该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出美育资源,做到以学科为主,以手段相融,以思维培养为准则,通过化虚为实、更新教学方法、依靠生活情境、加强阅读体验等方法,把美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每一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骋域 . 聚焦审美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J] 读写算 ,2024(16):53-55.
[2] 王树新 . 美育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J] 教育艺术 ,2024(6):24.
[3] 顾振延 .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J] 小学生 ,2024(5):79-81.
[4] 刘秀萍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对策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1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