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康兰武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资源中学 54140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课程理念提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组成部分,体现出历史学科独特育人价值。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知识体系,更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当积极研究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策略,这样能更好运用教材内容的丰富历史资源,组织与开展大单元教学方面的设计与实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历史学习与实践活动,推动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成效。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重点
(一)整合教材内容,构建逻辑体系
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内容,具有繁多且分散的特点。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突破教材原有的内容与结构的限制,根据历史发展的线索、主题关联等重新整合知识内容,构建完善的逻辑体系,才能提高教学成效[1]。比如,教师可以整合人教版必修上册的第二、第三单元,确定“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大单元主题,梳理从魏晋时期到元朝的民族交往、交流和融合的资料,突出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进程,让学生系统化掌握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二)明确素养目标,细化教学要求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导向,教师还需要根据基本学情与教学需要,确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还需要细化教学的要求。比如,对人教版必修下册的“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殖民扩张和民族解放运动相关的本质关系;能在地图上准确标注不同殖民时期的范围与民族独立运动区域;学会识别、整合以及运用各类史料分析殖民与反殖民事件;多角度分析民族独立运动的产生原因、主要过程与历史影响;基于亚非拉独立运动,形成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的理念。
(三)设计多样活动,促进学生参与
教师还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设积极活跃的历史学习氛围,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多样活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效果。在人教版必修上册的“辛亥革命”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探讨其成功与失败的项目,在资料查阅、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历史思维。在下册的“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参与角色扮演,通过扮演公民大会成员、陪审法庭法官等角色,体会雅典的民主政治运行机制。教师还要根据需要,组织历史主题的辩论、历史遗迹实地考察等活动,以此拓展历史学习途径,深入理解历史。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一)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教学主题
基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师需要先全面研读教材中的课程主题与图文内容,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一些历史大概念,或者将相关单元课程进行整合,确定大单元教学的主题[2]。
例如,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师结合新课标中对于我国古代早期历史的发展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相关指导,根据高中生已经熟悉古代中国基础历史知识的情况,确定大单元主题为“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发展”。这个主题包含原始社会、秦汉时期历史等核心内容,通过适当整合教材图文与扩展资料,引导学生基于宏观视角把握这个时期的历史,理解中华文明发展主题脉络,能发展学生的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二)依据学情素养规划教学目标
教师还需要明确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关于历史的知识基础、兴趣与学习偏向、学习能力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规划科学的大单元教学目标。
例如,针对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师根据本单元主题内容与基本学情,规划的教学目标是:全面掌握两次工业革命背景、过程、主要发明及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影响;分析工业革命的历史资料,培养信息获取与观点论证的能力;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背景、对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以上目标符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
(三)结合主题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还要结合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教学目标等,根据高中生的历史学习需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包括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等[3]。
以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为例,教师根据人教版必修下册的内容,确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大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探究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探究,每组选择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探究,经历资料查阅、实地探索(如果有条件)、问卷调查与采访等过程,明确历史背景、主要特色、历史文化价值等,再制作成图文小报,撰写历史研究报告等,能提高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四)围绕过程结果实施多元评价
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结果,还要观察和记录学生历史学习过程,这样才能围绕学习过程与结果实施多元评价,发挥评价的重要指导价值。
例如,教师将人教版必修上册的第五到第十单元整合,确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大单元主题,要求学生探究“从外交变迁看国家实力与地位的变化”。在过程中,教师全面过程学生探究过程,分析学生最终研究成果,基于探究过程、成果创新性、内容完整性、展示效果等实施评价,综合评价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视域,文章探究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要点与实践策略,教师通过落实这些方案,能够更好提高大单元教学效果,有效发展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未来,教师还要继续探索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将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融入其中,以此可以更有效率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廖玉玲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一以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为例 [J]. 广西教育 , 2023(17):71- 74.
[2] 葛家梅 , 徐文彬 . 大历史观下的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以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为例 [J]. 历史教学 : 上半月 ,2022(2):35- 40.
[3] 王彩霞 . 统编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J].辽宁教育 , 2020(7):50-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