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开展与实践策略
杨姣
昆明市烟草公司西山分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0
引言
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是团组织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载体。在新时代语境下,传统活动模式正遭遇诸多挑战,创新开展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已成为必然选择。通过创新性实践,能够更好地契合青年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有效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进而推动团组织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此类创新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举措,更是强化团组织凝聚力、激发青年参与热情的重要路径,让主题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引领青年思想成长的有力抓手。
1 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1.1 活动形式单一
当前部分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局限于传统的讲座、会议等。这些形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充分调动青年参与的积极性。讲座往往是单向的知识传授,青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容易产生疲劳和抵触情绪。会议则多以传达文件精神为主,形式较为枯燥,不能满足青年多样化的学习需求[1]。
1.2 内容缺乏针对性
一些团支部在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没有充分考虑青年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活动内容与青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引起青年的共鸣。例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生动鲜活的案例,导致青年理解困难,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1.3 组织管理不够科学
团支部在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时,存在计划不周密、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活动过程中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影响活动效果。同时,对活动的后续跟进和反馈不足,无法及时了解青年对活动的评价和意见,不利于活动的改进和完善。
2 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开展的重要性
2.1 增强活动吸引力
青年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感知和主动探索的特质,决定了传统说教式教育难以持续吸引其注意力。当主题教育融入沉浸式剧本杀、红色景点定向打卡等体验式活动,或是结合短视频创作、公益快闪等潮流形式,便能打破“台上讲、台下听”的单向模式。例如,某高校团支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情景模拟法庭,让青年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法治精神,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活动参与率提升近 40% ,充分证明创新形式能够有效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
2.2 提高教育实效性
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知行合一,创新主题教育活动正是通过精准对接青年需求,让思想引领落地生根。将理论知识与青年热衷的电竞、国风、志愿服务等领域相结合,能让抽象的价值观教育变得生动可感。某企业团支部围绕“工匠精神”开展技能比武,青年在技术切磋中感悟职业信仰;社区团支部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组织旧物改造大赛,参与者在实践中深化环保理念。这些实践表明,当教育内容与青年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便能引导其主动思考、自觉践行,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3 增强团组织凝聚力
共青团作为青年成长的引路人,其凝聚力的提升离不开充满活力的集体活动。创新主题教育通过搭建多元互动平台,为青年创造深度交流的契机。在户外拓展训练中,成员通过协作完成任务增进默契;在创意策划比拼里,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碰撞思维火花。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个体特长的发挥,更让青年在共同目标下形成情感联结,使团组织从单纯的管理机构转变为温暖的成长共同体,进而强化青年对集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2]。
3 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开展的实践策略
3.1 创新活动形式
3.1.1 引入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青年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例如,组织青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纪念馆等,让他们在实地参观中了解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同时,还可以开展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活动,让青年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2 利用新媒体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团支部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开展网络直播、制作短视频等。通过新媒体平台,青年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3]。
3.1.3 开展户外拓展活动
户外拓展活动能够培养青年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团支部可以组织青年参加户外拓展训练,如登山、徒步、露营等。在活动中,青年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和个人综合素质。
3.2 优化活动内容
3.2.1 关注青年需求
团支部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要充分了解青年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结合青年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例如,针对青年关心的就业创业问题,可以邀请成功人士举办讲座,分享经验和技巧;针对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活动。
3.2.2 结合时代热点
将主题教育活动与时代热点相结合,使活动内容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例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之际,开展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年树立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开展以“疫情防控,青年担当”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2.3 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团支部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主题教育活动中,如开展诗词朗诵、书法绘画、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通过传承传统文化,让青年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3.3 加强组织管理
3.3.1 细化活动规划
团支部在启动主题教育活动前,需拟定详实的执行方案,清晰界定活动目标、内容模块、时间节点、举办场地及参与人员范围等要素。同时,要针对活动各环节开展精细化设计,从前期筹备到现场实施再到收尾总结,均需制定周密的流程安排,以保障活动全周期有序推进。
3.3.2 厘清职责分工
活动组织进程中,需明确划分每位成员的具体职责,确保宣传动员、物资筹备、流程把控等各项工作均有专人负责、专人跟进。此外,要搭建常态化沟通机制,促进成员间信息共享与协作配合,通过强化团队协同效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活动高质量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3.3.3 做好活动评估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青年对活动的评价和意见,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结束语
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开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团支部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活动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创新实践策略。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活动内容和加强组织管理,不断提高团支部主题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唐瑭 . 加强党建引领助推企业发展 [N]. 劳动时报 ,2024-07-30(003).
[2] 赵政 , 魏万磊 . 青年思政教育创新的三重难题:基于原子化趋势 [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24(03):33-37.
[3] 马冯莉 . 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N]. 黑龙江日报 ,2025-06-1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