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的全媒体路径探索与实践
刘巍 秦海格
沈阳大学文法学院 辽宁沈阳 110044
1 引言
在全球化与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城市不仅是地理空间的集合,更是文化、科技与创新的活力中心,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已成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1] 沈阳是中国东北的文化重镇,历经各时期发展,形成了独特文化面貌。既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又肩负着推动东北振兴的双重使命。[2] 在国际传播格局重塑的当下,沈阳亟需探索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以增强自身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辨识度与影响力。本文聚焦沈阳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从传播内容的深度挖掘与全媒体传播策略的优化两大维度展开研究,旨在构建“历史文化为魂、经济成就为体、精神内涵为脉”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沈阳加速国际化进程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2 沈阳对外传播内容的深度挖掘与创新
2.1 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与活化利用
1. 遗产资源的全球价值挖掘
沈阳拥有 11 万年人类活动史、2300 余年建城史,坐拥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3 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通过国际学术研讨、文化展览等形式,深入挖掘其在建筑技艺、皇家文化、民族融合等方面的价值,展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球意义。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表达
沈阳的二人转、评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3] 利用短视频、动画等新媒体形式,对其表演形式、经典剧目进行创新改编,以更符合当代国际受众审美的方式进行传播。
3. 历史街区的场景化再现
沈阳中街、北市场等历史街区蕴含城市记忆与民俗文化。借助 VR、AR 技术对其进行场景化还原,打造沉浸式体验,使国际受众通过数字设备即可“云游”街区,感受传统商业风情,提升文化传播趣味性与互动性。
2.2 经济成就的国际化叙事重构
1. 数据支撑的发展故事
以沈阳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数据为基础,讲述沈阳经济发展的生动故事。例如,沈阳机床集团在数控机床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突破,通过具体的数据展示其技术领先优势,以及为全球制造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2. 文旅融合的体验经济
沈阳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棋盘山等文旅项目,整合自然、历史、娱乐资源。[4]通过国际旅游推介会、线上直播等形式,宣传文旅产品服务,吸引国际游客,带动经济发展,传播城市文化特色。
3. 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叙事
沈阳依托优势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协同与创新生态建设,借助国际峰会、行业报告等平台,向全球展示发展潜力,吸引国际投资合作,推动产业国际化,提升全球产业地位。
2.3 城市精神内涵的跨文化阐释
1. 英雄城市特质
融合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等,形成“英勇奉献、创新实干”的集体记忆。沈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与感人事迹,这些精神成为城市的宝贵财富。通过举办英雄事迹展览、拍摄英雄主题纪录片、开展主题文化活动等方式,将英雄精神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塑造具有辨识度的英雄城市形象。
2. 当代价值转化
在城市文化符号国际传播中,各城市依文化基因形成差异化路径。成都以熊猫为载体开展“熊猫小记者”计划传递友善;沈阳聚焦英雄精神,借“英雄精神 城市丰碑”多语种线上展览讲述英雄事迹,将红色基因可视化。前者塑造亲和力,后者通过历史底蕴引发情感共鸣、传递价值,彰显沈阳在全球传播中的独特魅力。
3 全媒体传播策略的优化与应用路径
3.1 整合媒体资源,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1.“中央厨房式”内容生产机制
建立统一的内容生产中心,整合历史文化、经济数据、精神符号等素材库,实现对传播内容的集中策划、采集、编辑与分发。打破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提高内容生产效率与质量。
2. 平台精准适配与内容定制
核心团队统筹各类素材,根据不同平台的用户特点与传播规律进行内容定制。在抖音、B 站等短视频平台主打趣味化的短视频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年轻用户群体;在Twitter、Facebook 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英文工业纪录片,展现沈阳的工业发展成就,满足国际受众对深度内容的需求。
3. 技术赋能传播效能
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新技术,提升传播效能。例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容审核与翻译,提高传播效率;借助 5G 技术实现高清视频、VR/AR 内容的快速传播,为国际受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
3.2 发挥媒体优势,打造特色传播品牌
1. 品牌定位差异化
明确沈阳对外传播的品牌定位,突出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化特色。基于沈阳的历史文化、经济产业与城市精神,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
2. 品牌故事体系构建
围绕品牌定位,构建完整的品牌故事体系。将沈阳的历史文化故事、经济发展故事、英雄人物故事等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传播。
3. 超级 IP 孵化路径
挖掘沈阳具有潜力的文化元素,进行超级 IP 孵化。[5] 如以沈阳故宫为核心,开发动漫、游戏、文创产品等衍生内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 IP。通过 IP 的跨领域运营与传播,扩大沈阳文化的影响力与商业价值,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3.3 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1. 城市联盟协同传播
加入国际友好城市联盟、世界城市文化论坛等国际城市合作组织,与其他城市开展协同传播。通过联合举办文化展览、旅游推介等活动,共享传播资源,扩大传播覆盖面,提升沈阳在国际城市网络中的影响力。
2. 拓展国际传播渠道
积极拓展国际传播渠道,除了传统的媒体合作,还可以利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海外线下宣传渠道等进行传播。例如,在海外机场、商场等场所投放沈阳城市形象广告,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开展话题营销活动,吸引国际受众关注,提升沈阳的国际曝光度。
3. 构建效果评估体系
建立多维评估模型,从传播覆盖范围、受众参与度、品牌认知度、文化认同度等多个维度对沈阳对外传播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了解传播活动的成效与不足,为后续传播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
四、结论
综上所述,沈阳对外传播依托三重逻辑:内容上,以历史文化、经济数据、精神内涵构建“可感知的故事体系”;技术上,通过“中央厨房+ 平台适配 + 数据驱动”实现精准传播;合作上,以城市联盟整合资源,深化国际合作。三重逻辑协同,打造“沈阳模式”全媒体传播矩阵,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城市对外传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昊,谢思怡.浸润、涵化、认同:自媒体视域下城市国际形象的渗透式传播[J].当代传播 ,2022,(06):85-89.
[2] 董婷婷 . 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沈阳地域文化资源库构建研究 [D]. 沈阳大学 ,2024.
[3] 王旭 . 沈阳戏曲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与研究 [J]. 四川戏剧 ,2020,(03):67-72.
[4] 丁宁 . 大型活动驱动下的沈阳市文体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J]. 旅游与摄影 ,2025,(05):56-58.
[5] 宋 湘 绮 , 黄 菲 菲 .“ 网 红” 超 级 IP 的 孵 化 探 析 [J]. 北 方 传 媒 研究 ,2017,(06):42-46.
课题:本文系 2024 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课题“全媒体时代加强沈阳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的策略研究”(SYSK2024-01-025)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刘巍(1983 -),女,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学。电话:13804079417 邮箱:804959046@qq.com;秦海格(2002-),女,人;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