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幼儿园德育元素的丰富与拓展
高倩
新泰市实验幼儿园
一、新时代幼儿园德育元素的丰富路径
新时代幼儿园德育元素的丰富路径应依据时代语境和儿童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诚信、孝道、礼仪等传统美德融入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同时积极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爱国、敬业、友善等现代价值理念融入德育内容,助力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加强情感教育与品格养成的有机结合,采用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促进幼儿情绪调控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为德育载体的创新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持,数字化平台与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可增强德育内容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满足幼儿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应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幼儿园及社区三方资源优势,推动德育元素在不同环境中的无缝衔接与有效延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德育支持网络,全面提升幼儿园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实效性。
二、新时代幼儿园德育元素的拓展策略
(一)家园共育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家园共育的开展不仅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同时还能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德育的持续深化,幼儿园与家庭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平台,例如家长微信群、定期家长会及亲子活动等,可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德育理念与实践的理解与支持,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借助家长培训班、专题讲座及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与德育技巧,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注重提升家长的参与感与主人翁意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德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家园共育的个性化方案应结合家庭实际情况与幼儿个体差异进行探索,提供多样化且差异化的支持措施,确保德育工作在家庭中精准实现,通过持续优化家园共育机制,不仅能够拓展德育元素的应用场景,还能实现幼儿园德育与家庭教育的无缝结合,推动幼儿德育的纵深发展,形成“园—家—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格局,增强德育的整体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二)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德育实践场域
幼儿园应积极构建与社区文化、公益机构以及服务机构的合作平台,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等,通过此类资源开展内容多样的德育活动,使幼儿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体验和学习诚信、友善、责任等核心价值观,社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应受到主动发挥,组织幼儿参与环境保护、传统节庆活动以及历史文化探访,强化幼儿的环境意识与文化认同感,同时应鼓励社区居民、家长以及志愿者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德育实践,通过“邻里互助”“长者讲故事”“职业体验”等活动,营造多主体互动共育的良好氛围。
信息技术助力德育元素的数字化拓展
幼儿园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与智能教育平台,将传统德育内容以动画、视频、游戏等生动化方式呈现,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共鸣可实现激发,核心价值观也借助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实现强化,数字化技术支持个性化教育,依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兴趣特点,提供差异化的德育内容与体验,满足不同儿童的成长需求,同时,信息技术推动家园互动与协同育人,家校平台与移动应用实现德育信息的即时共享与反馈,家长参与度增强,教育合力形成。进一步而言,引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可为幼儿营造沉浸式德育体验环境,使其在模拟真实生活场景中培养道德判断与社会责任感,推动德育实效性提升,数据分析技术的使用令德育效果评估更加科学精准,有助于幼儿园针对性调整德育策略,进一步提升整体质量。
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德育元素的丰富与拓展,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推动儿童全面发展的核心环节,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情感教育模式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幼儿园德育体系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和现代化转型,构建家园共育机制、整合社区资源、推动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不仅拓展了德育实践场域与育人空间,还显著提升了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未来应持续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强化跨部门、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德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幼儿园德育在儿童品格养成与社会化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肖庆丰 . 龙屏风 . 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融汇的三维审视 [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1):1-5+24.
[2] 达万吉 . 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地区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理性构想 [J]. 民族教育研究,2025,36(01):114-121.
[3] 刘媛媛,杨孟玉 .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刍议 [J]. 社会主义论坛,2024,(0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