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探微

作者

夏洪均

重庆市江津李市中学校 重庆 402274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明确强调数学教育旨在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实际组织初中数学课堂活动时,必须重视德育渗透,确保既能助力学好数学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与学生价值观塑造,是当前必须关注的内容。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挖掘教材内容

挖掘教材内容是教师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找出有利于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便于为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价值观打好基础。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为例,对练习题进行深度解读,可达到对学生思想品质进行科学引导的目的。例如,要求用算式表示“温度由 -4℃上升 7℃”时,结合已学知识,可得出算式为 -4+7=3。此时,以此为切入点,能引出同样因温度上升而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以及该方面带来的危害和具体原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减少肉类消费、注重绿色出行等环保理念。或者,学习《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时,可在帮助学生区分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后,融入文化背景类知识。比如,向学生介绍负数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即先展示战国李悝《法经》记录的“不足四百五十”和居延汉简中的“负二千二百四十五算”等,由此可表明,我国自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负数的雏形。再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九章算术》《算学启蒙》等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中与负数有关的记载,确保能在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成就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1]。

二、推进目标融合

推进目标融合是将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相互结合,既能改善学生学习体验,又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初中低段为例,教师应将数学教学目标与培养基础品德的德育目标结合起来。例如,学习《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在可学习数据统计中融入德育,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人口等角度出发,自行进行数据收集活动,并在整理后生成能体现本地社会发展变化的统计图。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活动,可提供知识迁移的机会,也能在持续参与过程中,透过数据感受到时代不断前进的步伐,从而产生热爱社会、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对于初中高段学生,教师需将数学教学目标与确定理想和人生规划的德育目标相结合。比如,学习《正多边形和圆》时,将掌握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作为教学目标,再与德育目标“树立个人理想信念”融合起来。具体方法为,教师在完成讲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后,介绍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确保可以在传授数学知识期间,利用数学领域杰出人物的经历,渗透坚持不懈精神。

三、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是运用多种方法优化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为渗透德育创造充足便利条件。以学习《三角形》为例,由于该部分涵盖的内容较多,若采用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习能动性,更无法融入德育内容。此时,可采取“拆分复杂问题”的策略。具体方法为,先引导学生组成数个多人学习小队,再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部分,并依照学生差异化发展特征,赋予不同学习任务。例如,数学素养一般的学生负责研究“三角形的概念”。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需要完成对“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探究。最后,所有成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交流遇到的问题和阻碍。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习热情。同时,相互协作、配合过程中,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为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或者,学习《图形的轴对称》时,可融入传统文化教学。比如,介绍我国传统纹样、传统建筑中对轴对称知识的运用,有利于通过明确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能够积极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四、融入多元化策略

融入多元化策略是运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将德育内容渗透于初中数学课堂中,便于在强化教学质量期间,助力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应采取由数学思维映射德育的策略。例如,在完成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练习后,需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也就是重新检查解题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可以在形成学习小组后,要求学生交换习题,相互检验对方的解题方法、解题步骤是否正确,并提出更优的意见和建议。该方法的优势在于,验证解题过程是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具备严谨和缜密的思维,这方面与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理念相契合。或者,学习《数据的集中趋势》时,教师可围绕社会热点话题来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先要求统计班级内所有学生每天玩手机的时长。然后,根据已获得的数据求出平均数。再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对该数据进行深层次解析。具体方法为,让学生结合得到的数据,讨论热点话题“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挑战”。这种能将教学活动与热点话题形成密切联系的方法,不仅能将数学知识具象化,还可让学生在不断探究过程中,因同理心而逐渐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产生主动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2]。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德育教育能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活动时,应依照具体情况,科学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等方面,确保可以为渗透德育内容创造便利条件,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凭借德育的价值导向性、知行统一性等特点,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金顺 . 树立为家庭而学的意识——初中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 [J]. 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2021,(15):226-227.

[2] 王杰 . 初中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关键点分析 [J]. 吉林教育 ,2021,(Z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