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作者

姚杰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江苏 张家港 215622

初中是学生历史学习思维启蒙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训练个人良好时空观念的关键阶段。为落实“教育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从而深化学生对历史这一门科目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当学生的时空观念得到培养,其也能够借助个人对历史的领会能力的提高,体会历史学习的美妙之处,从而熏陶个人的历史核心素养,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在初中阶段如何高效开展历史教学课堂,为学生渗透对应的时空观念,在增加学生历史课堂的学习知识量的同时,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念。

(一)立足历史教材,联系相关历史时空教育素材

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教师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立足历史教材,联系相关历史时空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层层推进对历史时空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在这个课时中,教学重点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与共容性。在探究这个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为主、问题引领,一层一层帮助学生抽丝剥茧。教师可以立足教学材料,设计三个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先提出:“大家是否知道古代亚非文明是在怎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呢?为什么能够在当时的地理环境中得以产生和发展?为什么?”此时,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很快说出:“古代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接着,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以古代亚非文明的代表成果为例,请你们了解古代亚非文明。思考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何特点?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怎样创立和传播的?”通过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佛教等古代亚非文明中的代表文明成果的了解,学生对奴隶社会有了大概认知,理解他们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在问题三:“归纳古代亚非文明的特征。”的回答过程中,学生梳理了历史知识:“地理环境对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诞生了截然不同而又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他们的发展并非同一种模式,因而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最后认知到在历史时空的变化发展中得出人类文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特征。

(二)创设历史情境,启迪相关历史时空学习观念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可以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针对历史学科中的重难点设计具有不同层次的时空情境,帮助学生自动代入相应角色,体会历史时空的奥妙之处,在情境体会中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从而启发相应历史时空的学习观念,由此培养个人的历史核心素养。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生态和人口问题,知道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但要实现与男性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教师可以先创设对应历史妇女面临的情境:“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独立意识增强,她们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不少国家制定专门法规,保障妇女的权利。今天,受教育程度提升,妇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请你说出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先回想了古代封建社会妇女的低下地位,再对比了目前法律的颁布,了解了对应的历史知识,培养了一定时空观念。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引起教材历史知识和生活历史观念的共鸣,培养相关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利用思维导图,推动相关历史时空观念生成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从而加强历史课堂知识直观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科书上所学内容,在地图上标出包括希腊罗马在内的不同文明的地理位置和代表文明成果。学生结合书本自主复习,基本上可以完成任务。但是对于地理位置还是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在课上利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纠正,进行读图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概念。此时,地图上的文明标识,使地理位置得到直观展现,教师也借助色彩丰富的世界古代文明,可以再次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在创造自己的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同时,由于学生对于古代欧洲文明缺乏一个宏观的认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让学生自己绘制时间轴,梳理主干知识,明确古代欧洲文明发展脉络。利用时间轴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与地图空间结合,强化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最后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整体感悟这一单元所学,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真正生成和落地初中历史时空观念。

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相关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要载体,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对于其发展自身看待事物的学习思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能够更加客观以及直观地了解相关历史知识,掌握历史的演进规律和历史的发展脉络。这意味着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把握好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既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初中历史知识,也需要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初中历史学习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激起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起一定的历史时空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