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档案事业与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

王旭东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730999

档案事业和工作属于党和国家事业的一部分,新时代档案工作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相关指导思想为核心,聚焦新时代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迎难而上且持续创新优化,尽力推动新时代档案工作在科学方面开展建设与发展。

1. 档案的发展历程、发展规律、价值

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军事、科技等社会活动里产生的各种文字、图表、影像之类的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即档案,其具备原始记录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以及真实可靠性的属性。

1.1 档案的发展历程

档案发展有着漫长历史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这过程中各式各样档案不断涌现,纸张未被使用时各国就有了甲骨档案、简牍档案、石刻档案之类的档案,后来到了简、帛、纸张共同使用的时代纸质档案出现了,新时代则产生了电子档案、数字档案、音响档案等。

我国档案发展大体可分为古代发生发展、现代产生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的初创改革全面建设三大阶段。“档案”这个词在我国最早见于清初,当时为规范用语表达等需要开始把“档”和“案”连在一起用,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活动增多,出现了更多记录历史的手段途径,于是有了标记符号文字之类的能让人们想起具体事物、记下生产生活活动、客观表述历史的东西,档案就这样有了固定表达形式并且价值作用随之产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出台不少举措推动新时代档案事业改革发展走向全面。

1.2 档案的发展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发展规律,档案当然不例外且发展进程中规律颇多,其载体发展就遵循着从繁杂走向简约、由粗陋变得精细的规律,并且档案发展与当下社会环境、社会档案意识以及档案管理水平紧密相连,有着社会动力也具备自身动力,是个多元化动态发展进程且价值和作用在不断彰显。

1.3 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对于总结经验、认识规律、延续历史以及发展各项事业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有着重要价值与作用的人类文化积累物与存储器,其价值体现在对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有用性方面,有着记录历史发展、传承社会文明、服务社会进步与发展以造福人类的特殊价值,并且档案作用是具体的,它有一定行政作用、法律作用、业务作用以及文化教育作用。”

2 档案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

在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档案工作是个极为关键的环节且对档案管理现代化意义重大,所以要加强档案工作的规范意识与标准意识,并且以规范性和标准性作为指导思想、把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主体来推动档案工作的规范发展。

2.1 档案工作标准化原则及要求

档案工作标准化体系要遵循以下原则,它是依据国情与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制定的:

2.2.1 统一性原则

多种方法可用于档案工作标准分类,但在制定档案工作标准体系时,要确保体系中各具体事项内容、相关要求以及技术标准前后协调统一且联系紧密,从而实现统一管理的目标。

2.2.2 优化原则

档案工作标准体系里具体每一项标准、每一项规范所提及的内容都需要优化且要跟涉及各方面的各项工作组织程序、新技术标准以及先进管理程序措施相关联,持续优化、完善、发展。

2.2.3 适时性原则

档案工作标准体系建设须考虑档案工作的实际发展需求与可行性、档案工作应达成的目标以及能实现的价值,并且要贴合实际工作、管理和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适时制定相关标准体系以健康有序地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建设。

2.2.4 继承性原则

档案标准化体系的制定并非要抛开原有标准或是 solely pursue the advancedscientific nature of standards, 从而忽略标准体系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在制定档案工作标准化体系时得充分考虑原有标准规范体系、档案工作的原有基础以及方法措施,并且继承那些有指导意义、符合实际需求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标准体系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相对稳定。

2.2 档案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贯彻实施

档案工作涵盖档案管理、教育宣传、科研、行政等诸多领域且不同领域的档案工作有着各自的工作特点、思路与方法,档案工作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它可融入人类各类生产生活活动之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推动经济和行政工作,所以档案工作做得好非常重要并且规范标准地实施档案工作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2.2.1 档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流程都要强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施行。

档案工作涵盖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档案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其常规流程包含档案收集、档案整理与鉴定、档案保管与统计以及档案利用。

档案工作要以标准化体系指导思想为核心,按照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在各个环节规范档案工作的每个流程,从而推动档案工作改革发展并实现其价值。拿档案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来说,由于会遇上各式各样档案格式,所以必须认真研读档案标准体系相关规定,精准筛选档案且层层把关,这样才能确保最终归档使用的档案合规标准。档案利用是档案价值作用的直观体现,其利用方式多样,但得依据规范标准,尤其是保密级别高的档案,不能违规利用,否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2.2.2 档案工作要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就得靠提升档案质量来保证。

档案单位或者档案部门收集整理的档案数量种类极为庞大,档案工作在这种庞大规模下开展颇具难度,并且档案形成是个复杂系统工程,所以档案质量这一重要指标不容小觑,必须符合规范标准规定的质量等级要求。因此呢,档案人员在档案立卷时要立足于实践经验与世界先进技术方法持续优化,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调动全体人员提高档案标准化意识,从而有效保障档案案卷质量的提升,做好档案标准化工作。

提升档案质量的具体措施有:

档案材料及载体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得提前做起来,由于档案载体形式多样,像纸张、胶片、光盘、硬磁盘、固态盘、磁光电混合存储系列产品等都是,所以不同档案要选合适的存储载体,要超前部署并提前给予指导,从而保证档案材料、载体的齐全、完整、可靠。

档案全体人员的档案意识需要被增强并且其自身综合素质也得提高,因为做好档案工作是每个档案及相关人员不容推卸的责任,所以相关人员要学习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标准、法律以增强档案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日常档案工作与生活里档案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掌握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同时还要加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以

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档案归档要从各环节的管理着手并层层把控,可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相关培训等方式召集档案人员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学习档案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保管期限、归档内容等专业知识以强化档案人员对档案归档质量的重视,因为档案人员业务水平直接关乎档案质量且业务指导要做好,由于案卷由多个文件组成且文件内容和质量直接影响档案案卷质量,所以要对文件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并结合实际需求搞好业务指导工作。

档案移交相关部门或者单位时要做好质量把关工作,档案移交需按相关程序来确保移交资料完整且正确,并且移交目录要规范化、标准化填写,移交手续也要办好。

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相联系且同步进行、同步管理,各类文件材料编制形成工作与档案工作要在布置、汇总检查、总结验收等方面同时开展,这样才能确保档案完整且有系统并提高档案案卷质量。

3 档案管理与保护

档案管理是包含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工作,其与档案工作的其它环节紧密相连且在各类社会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

3.1 档案管理的要求及方法

档案管理有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研究、档案利用这几个主要环节,各个环节都得按照档案管理的原则与要求严格办事,以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完整化、科学化、安全化、规范化、经济化、现代化的目标。

档案管理并非只管理现成文件,还需运用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对档案里的文件资料予以系统分析筛选,探究其在各方面可用的价值与作用,并借助多种手段,给当今社会全方位发展提供积极助力与贡献。

相关法律规定是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要让档案管理达到标准化、制度化,所以得制定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体系与制度并将其当作依据与根本。

档案管理需要坚持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创新,从而总结出一套先进且完整的档案管理思维与方法。

当今社会档案管理要与现代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随着网络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得跟时代一同进步,用计算机及相关先进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运用档案资源并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进步。

3.2 工程、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3.2.1 工程、科研项目档案管理要求、方法、程序

工程、科研项目档案是由相关单位鉴定、整理后归档的项目文件,像项目前期文件、项目施工文件、项目竣工验收文件等都包含在内,其工作需符合规范要求并建立规范、标准的工作指导制度。项目前期参建各方要相互沟通明确各自在工程、科研项目档案管理中的职责,也可在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里设相应条款来明确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相关单位收集、整理、归档、统计相应项目文件的职责,从而把项目文件最后的立卷归档工作纳入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的各环节都要合规合标合制度,项目文件的全过程收集、整理、归档以及项目档案的移交要和项目的立项准备、建设过程、竣工验收同步进行,而且要确保所有项目档案完整、系统、准确、安全。

工程、科研项目档案的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建设单位要求必须由其形成质量来符合。保存期限有要求的纸张材料才可使用,并且资料文件若需长期乃至永久保存就不要用会褪色的书写材料来书写绘制,还要做好装裱等保护方面的相关工作。

字迹清晰且图样图表需保持干净整饬、各方签字盖章程序得齐全且有效。

资料文件、照片影像的复印与打印需符合相关规范标准以及设备标定的质量要求,在清晰度和牢固可靠程度上都要达标。

对于需长期存储的电子文件而言,应选用可靠性与保存期限均达标且由磁光电混合存储技术生成的高科技、高质量载体。

3.3 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管理进入新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档案保护工作联系起来且不断发展改革进步,从而形成系统有效的档案保护体系,推动了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建设和發展。

档案保护工作,基层档案部门和单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档案保护环境以及档案存储载体方面的,即库房仓库存用新型的具有很强的耐热、耐腐蚀、防潮等性能的材料来建设,并且配备好高端设备和仪器,还要定期养护档案存储环境,依据实践经验以及各地档案存储环境出现问题的情况总结出合适又完善的技木管理制度加以辅助管理。另一方面是利用高科技技术修复重要档案,例如去污技术、去酸技术、加固修裱技术、字迹修复与显示技术、声像修复技术之类的。

时代和社会在进步,档案工作也得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持续发展,所以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得有信心,树立起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积极思想理念并跟上时代,在新时代档案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要把握好高效低成本推动档案工作建设和发展的原则与方法,优化创新原有实践经验,积极使用科学技术手段,坚定不移地施行档案工作与新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思路以保障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还要迎难而上解决阻碍档案事业和工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促使新时代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不断发展建设起来。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学》(第五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安徽大学2011 年的《我国档案工作标准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2003 年1 月1 日出版了《实用文书与档案管理学》。

《档案保护技术(附光盘》由张美芳著、国家档案局编。

作者:王旭东 出生时间:1998 年 9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