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类绘本在幼儿园大班阅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
刘芳
安徽省合肥市信地城市广场幼儿园 230011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内核与历史记忆。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幼儿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阅读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类绘本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简单易懂的文字,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其中,成为幼儿园大班阅读教育的优质资源。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类绘本在幼儿园大班阅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传统文化类绘本在幼儿园大班阅读教育中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传统文化类绘本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包括传统节日、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传统技艺等。幼儿园大班幼儿正处于认知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类绘本,幼儿可以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拓宽知识面,丰富认知经验。例如,在阅读关于春节的绘本时,幼儿能够认识到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习俗的由来和寓意,对时间、节日等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在阅读讲述传统技艺如剪纸、皮影戏的绘本时,幼儿可以直观地认识这些技艺的制作过程和特点,增强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
培养幼儿情感态度
传统文化类绘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和道德观念。许多民间故事和历史典故都传递着善良、勇敢、孝顺、团结等积极的价值观。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与绘本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比如,阅读《孔融让梨》的绘本,幼儿会被孔融的谦让精神所打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分享;阅读关于传统家风的绘本,幼儿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培养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同时,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幼儿会对自己的民族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 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将传统文化类绘本引入幼儿园大班阅读教育,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和拓展。幼儿在早期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能够在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通过阅读绘本,幼儿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进而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和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此外,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会随着他们的成长不断深化和发展,使传统文化在新一代中得以延续和弘扬。
(四)提升幼儿阅读能力
传统文化类绘本的文字简洁生动,画面精美形象,符合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特点。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文字,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阅读传统文化类绘本还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为今后的阅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传统文化类绘本在幼儿园大班阅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选合适的传统文化类绘本
在选择传统文化类绘本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绘本的内容应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主题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例如,可以选择《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绘本》系列,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介绍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也可以选择《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神话故事绘本,这些故事充满想象力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绘本的画面要色彩鲜艳、构图精美,文字要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自主阅读和教师进行讲解。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幼儿园应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阅读氛围,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班级的阅读区,可以布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装饰,如张贴传统剪纸、悬挂灯笼、摆放传统工艺品等,让幼儿在视觉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投放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类绘本,定期更新绘本内容,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此外,教师可以利用餐前、午睡后等零散时间,播放传统文化故事的音频,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家庭中,家长也应配合幼儿园,为幼儿创设安静的阅读空间,购买合适的传统文化类绘本,与幼儿一起阅读,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开展
1. 集体阅读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集体阅读活动,引导幼儿共同阅读传统文化类绘本。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示范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例如,在阅读《十二生肖的故事》绘本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你最喜欢哪个生肖动物?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欲望,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2. 区域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类绘本与其他区域活动相结合,开展多样化的延伸活动。例如,在美工区,幼儿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绘画、手工制作,如制作传统节日贺卡、绘制神话故事场景等;在表演区,幼儿可以穿上传统服饰,表演绘本中的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在益智区,教师可以投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拼图、棋类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3. 家园合作阅读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开展家园合作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适合幼儿阅读的传统文化类绘本,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亲子阅读方法。例如,建议家长在亲子阅读时,与幼儿一起讨论绘本内容,引导幼儿思考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同时,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亲子阅读分享会,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增进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四、传统文化类绘本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部分幼儿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开展传统文化类绘本阅读教育活动时,难以准确地讲解绘本中的文化内涵,无法为幼儿提供全面、深入的指导。此外,一些教师缺乏对绘本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家长对传统文化类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幼儿只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就可以,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家庭中,家长很少与幼儿一起阅读传统文化类绘本,没有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3. 绘本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市场上的传统文化类绘本数量众多,但质量良莠不齐。一些绘本在内容上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画面制作粗糙,文字表述不规范,影响了幼儿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
(二)解决对策
1. 加强教师培训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知识和绘本阅读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绘本阅读教学的设计、组织和指导方法。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类绘本的内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 提高家长认识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园联系栏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类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提高家长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向家长提供亲子阅读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传统文化阅读教育中来。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亲子阅读的方法;组织家长交流活动,分享亲子阅读的经验和心得。
3. 严格筛选绘本
幼儿园和教师在选择传统文化类绘本时,要严格把关,认真筛选。可以参考专业的图书推荐目录,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内容准确、画面精美、文字规范的绘本。同时,可以听取其他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绘本进行试读和评估,确保所选绘本的质量。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建立绘本资源库,对收集到的绘本进行分类整理和管理,方便教师和幼儿查阅和使用。
五、结论
传统文化类绘本在幼儿园大班阅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培养、传统文化传承和阅读能力提升。通过精选合适的绘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等应用策略,可以有效地将传统文化类绘本融入幼儿园大班阅读教育中。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绘本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家长认识、严格筛选绘本等对策加以解决。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中,应进一步重视传统文化类绘本的应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 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松居直 . 我的图画书论 [M]. 中信出版社 ,2017.
[3] 朱自强 . 绘本为什么这么好 [M]. 接力出版社 ,2018.
[4] 孔起英.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 袁爱玲. 幼儿园课程论[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