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现实生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戴秀娟

湖南省武冈市第十中学

引言: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公式和定理的记忆,忽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且缺乏实际应用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基于现实生活的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它通过将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基于现实生活的教学策略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有效教学方法。本文将探讨这一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基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策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学习不仅仅是对外部知识的吸收,更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因此,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此外,基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还借鉴了情境教学理论。情境教学理论强调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数学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和公式,而是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紧密相关,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和运用数学,从而增强学习的动机和信心。

二、基于现实生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基于现实生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强调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入数学问题。举例来说,在讲解分数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例如购物打折、分蛋糕等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来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来组织教学。问题驱动教学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比例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你和朋友们一起去餐厅,如何分摊费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来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通过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其应用能力。

此外,跨学科整合也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策略。数学不仅仅是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经济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解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学中的力学问题,通过测量和计算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实际意义。通过这种跨学科整合,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基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的具体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基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策略,以下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比例”这一数学概念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应用。在一次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去旅行,你们如何分摊费用?”这个问题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学生需要计算每个人应分担的费用。通过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在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概念,还能够掌握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意义,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启发,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四、基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的优势与挑战

基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策略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际意义,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其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其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在实施这一策略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创造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其次,教学资源的匮乏也可能成为实施这一策略的障碍。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资源整合来克服这些问题。此外,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也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结论

基于现实生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和跨学科整合等方式,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然而,实施这一策略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基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策略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丽明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4,(24):111-113.

[2] 徐正勇 .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35):2-5.

[3] 季阳天 .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4,(50):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