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段音乐课合唱教学方法探寻
陈凤
重庆市江北区雨花小学 重庆 400000
引言:传统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然而,随着素质教育已广泛推进,在小学高段音乐课合唱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既有利于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助力学生能参与不低于2 个声部的合唱。同时,还可达到培养文化自信和协作意识的目的。由此可见,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段音乐课合唱教学,是当前必须关注的方面。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方法是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逐渐感知不同的音乐要素。以学习《西湖美》为例,由于该歌曲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教师可组织课前鉴赏环节。具体方法为,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同一首歌曲的不同合唱版本,即先播放流行唱法的合唱,再播放传统民谣合唱。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对比赏析,帮助学生感受音高、节奏等方面,并加深对和声的理解以及声部层次的认识。或者,在进行多声部教学时,可借助多种乐器辅助教学。以学习《大家一起来》为例,教师需依照不同声部,运用多种乐器。例如,对于低声部,可使用快板。若为高声部,可使用三角铁。该方法不仅能起到提高节奏感的作用,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技巧。或者,采取趣味教学的策略。依旧以上述内容为例,教师可组织“声部追踪”游戏。具体方法为,先为学生准备空白乐谱,接着,由教师弹奏歌曲,学生跟随练习过程中,同步标记自己的声部变化情况。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通过考察“追踪”记录的准确性,实现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核心素养的目标[1]。
二、推进科学训练
推进科学训练主要围绕“艺术表现”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具备充分表达歌曲情感的能力,方可更好地融入合唱之中。毕竟,合唱是由个体向集体转变,只有学生能准确表现音乐富含的情感,合唱效果才可得到保证。例如,利用多种方法训练歌唱表达能力。以学习《小小少年》为例,想要帮助学生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应进行“吹纸片”比赛,即两人一组,看谁能按照要求将纸片吹到不同位置,也可以要求单手提起纸片后,比拼吹动纸片的时长。还可由教师直接传授腹式呼吸法,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也可由教师边弹琴边示范不同音阶,学生则进行模唱,便于达到增强音准的目的。或者,实施融合训练。以学习《送别》为例,需采取提供个体与集体共同演唱机会的策略,也就是如果学生的歌唱表达能力较强,可以“个体领唱,集体跟唱”为主。反之,学生的歌唱表达能力一般,则需以“集体领唱,个体跟唱”的方式进行训练。
三、创新教学活动
创新教学活动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优化小学高段音乐课合唱教学方式。确保能够为培养“创意实践”核心素养提供便利条件。第一,创新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小学高段音乐课合唱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后,很难达到充分理解的水平。这种情况下,运用更丰富的手段创新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以学习《森林水车》为例,由于是一首节奏欢快的乐曲,合唱过程中,极易出现部分学生未能完成的情况。教师可先录制合唱练习视频,再借助计算机软件对音频部分进行处理,便于准确找出不同声部存在的问题。第二,开展即兴编创活动。仍旧以学习《森林水车》为例,根据该曲目十分欢快的特点,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策略,也就是既可以选择单声部合唱,也可自主编排不同声部的顺序,从而创作出多声部全程合唱的曲目,以及多声部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合唱的作品等。第三,鼓励创意表达。以学习《吹起羌笛跳锅庄》为例,因“锅庄”属于羌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教师应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在掌握合唱技巧后,自由创作舞蹈动作,可有效激发学习热情的基础上,还能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注重融合文化
注重融合文化是通过融入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实现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可凭借大量人文知识,让合唱教学活动更具内涵,从而升华学生对音乐的情感,逐步具备精准诠释和演绎歌曲的能力。同时,也可正确指引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价值理念。以学习《卢沟谣》为例,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从多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全方位认识和感受音乐。例如,围绕历史背景方面,详细讲解“卢沟桥事变”,帮助学生知晓曲目既展示了外敌肆意侵略我国领土的罪恶行径,又透露出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彰显了中华民族勇抗外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充分挖掘音乐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从而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爱国意识。或者,在学习《阿喽喽》时,因该歌曲为彝族儿歌,需在向学生介绍彝族文化的基础上,依托教材内容,向学生详细讲解与民族音乐风格有关的内容。比如,声腔特色和演唱技法方面,彝族的音乐多以真假声转换与高亢旋律为主,而且男声部雄浑、高亢,女声部细腻、柔和。题材与表现形式方面,以山歌、酒歌和劳动歌居多。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知晓音乐与生活间的关联性,也有利于通过文化解读,树立良好文化自信心[2]。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进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段音乐课合唱教学,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支撑与推动力。所以,教师不仅要加大对小学高段音乐课合唱教学的研究力度,还应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重新优化教学活动,确保能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合理提升的基础上,还能促使文化自信和责任感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杜峰辉.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音乐合唱课教学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11):46.
[2] 朱路芬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合唱课堂教学中和声训练的实践策略研究[J]. 教师 ,2025(7):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