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的分析与拓展
曾鸣 张晶怡
攀枝花市二十五中小学校 四川攀枝花 617000
前言: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载体,初中英语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编排合理性和拓展空间获得了大家的密切关注。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入手来对初中英语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做出认真钻研,了解文化内容的呈现特点、现存问题,以此来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合理拓展提供参考,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新的收获与成长,也能够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逐步提升。
一、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现状分析
第一,交际文化深度有待拓展。英语教材文化内容呈现的更多为“是什么”,对“为什么”的探讨较少,为对文化差异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做出深入剖析。
第二,本土文化输出设计不够。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文化内容大多是“理解性任务”,很少会根据真实情境、语言支持来进行表达性任务设计,不利于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缺少动态文化内容。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更多是“经典文化”,对中外当代生活文化的引入较少[1]。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的合理拓展
(一)深度挖掘
首先,对目的语文化进行讲解时,带领学生从“表层现象”转变成对“深层价值观”追溯,拓展文化理解深度。比如:以“Table manners”为例,第一层,要认知现象。了解西方的“分餐制”“刀叉使用规则”,以及“餐后致谢礼仪”;第二层:做好价值观分析。对中西方用餐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如,中国的合餐制主要是对“集体主义”“家庭团聚”的体现,而西方的分餐制则是对“个人主义”“卫生意识”的一种反映,对文化差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社会结构、伦理观念的不同;第三层,做好批判思考。对“分餐制与合餐制的现代融合”做出深入讨论,让大家理解不论是哪一种文化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及时做出合理调试的[2]。
其次,做好本土文化重构,增强学生的“可交际”表达。对于教材当中的一系列重要元素,可通过“文化阐释”语言支架的合理补充来将更多的“中国符号”转化成适合的“跨文化交际工具”。比如:以“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写作任务“介绍梦想”为例,在文化融入上,可联系“中国梦”,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尝试将自身理想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结合;语言支架上,可以将一些句式模板提供给学生,如“Mydream is to become... because in China, we are working on... This connects toour shared values of... I believe... can help...”。
(二)创设情境
一是,围绕“信息差”来进行跨文化对话设计。结合中外文化对比来进行交际需求的创造,让学生在信息的传递、获取过程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比如:以“What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为例,可为学生设计以下任务:第一,以小组形式来对“中国青少年周末活动”“西方青少年周末活动”进行收集整理;第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运用英语来将自己的周末活动介绍给外国朋友。如,“I usually help mygrandma cook dumplings on weekends. Dumplings are a traditional food in China,especially for family reunions...”第三,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联系现有知识经验与不同想法来进行互动交流,激活思维的同时,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3]。
二是,创设“解决真实问题”的跨文化情境。将文化交际恰当引入到生活场景当中,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实现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自然运用,丰富学习经验与方法。比如:以“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为例,可设计“策划中外文学交流展”这一项目式任务,任务一:让学生运用英语来对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做出介绍,并对其中“孙悟空的反抗精神”等文化价值观做出重点阐释;任务二: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完成双语海报的制作,对《西游记》与《Treasure Island》中的“冒险主题”
存在怎样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如,前者着重关注的是“团队精神与成长”而后者则更重视“个人勇气和财富追求”;任务三:在校园的英语角来举办展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或者是外教来担任展览的“参观者”,学生则要以英语来讲解,以此来增加更多英语互动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逐步提升。
(三)动态补充
首先,要注重与时代热点的对接,及时更新“活的文化”。可密切联系中外当代生活、科技发展来将更具时效性的文化素材补充给学生,以此来不断拉近英语教材知识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开展“环保”主题的教学活动时,以“We’re tryingto save the earth!”为例,就可将中国共享单车文化,还有西方零浪费生活方式的英文报道引入课堂,对中外环保实践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设计:给自己的外国友人写一封英语邮件,将自己所在城市都采取了哪些环保措施做出介绍,同时询问友人的国家有哪些做法这一任务。
其次,围绕全球议题来进行“共通文化意识”的培育。可紧紧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来将“和平、合作、包容”等全球价值观合理引入到平时的教育指导当中,让学生对文化差异当中存在的“人类共性”做出准确把握。在文化拓展上,可对“足球文化”在不同国家的意义做出介绍。如,中国更侧重于“传承与发展”德国则更重视“严谨精神”等等。在价值升华上,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来做出表达:“Although we come fromdifferent cultures, sports like soccer can bring people together and show ourshared love for teamwork and joy.”
结语:综上所述,围绕跨文化交际视角来进行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的分析与拓展,主要指的是以教材内容为重要基础,然后将“文化意识”核心素养培养视为导向,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做出全面挖掘,实现文化内容的动态更新,完善真实交际情境的创设,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合理转化成学生可理解、会表达、敢批判的跨文化能力,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以及之后的学习运用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邹丽英 .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分析 [D]. 云南师范大学 , 2023.
[2]钟学辉.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分析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 张双双 . 跨文化视角下《新标准英语》初中教材文化内容分析 [D]. 山东师范大学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