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方法应用研究
付春燕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409000
一、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本解读不深入,情节衔接断层
文本解读是读后续写的基础,但部分学生在阅读原文时,仅关注表面情节,忽视对原文主旨、人物性格、情感基调及伏笔线索的分析,导致续写情节与原文脱节。例如,在一篇讲述 “主人公帮助迷路老人回家” 的短文续写中,部分学生未注意到原文中 “主人公耐心、善良”的性格设定,续写时设计 “主人公因老人唠叨而不耐烦离开” 的情节,与原文人物形象相悖;还有学生未发现原文中 “老人提及家门口有一棵老槐树” 的伏笔,续写时未呼应该线索,造成情节逻辑断裂。
(二)语言表达单一,缺乏生动性
语言表达是读后续写的核心评分维度之一,但许多学生存在语言积累不足、表达单调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常用简单句与基础词汇,缺乏复合句、高级词汇及固定搭配的运用,如描述 “开心” 仅用“happy”, 不 会 使 用“delighted”“overjoyed”等 词 汇, 也 不 会 用“hereyes lit up with joy” 等生动表达;另一方面,学生在场景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上缺乏细节,如描写 “雨天” 仅写 “it rained”,未展开“raindrops pattered against the window”“the road was covered with a layerof mist” 等细节,导致文本缺乏画面感。
(三)思维拓展不足,情节创新匮乏
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符合原文逻辑的基础上展开创新情节,但部分学生思维局限,情节设计模式化、缺乏新意。例如,在 “主人公参加比赛失利” 的短文续写中,多数学生仅设计 “主人公在朋友鼓励下努力练习,最终获得下次比赛冠军” 的情节,缺乏对 “主人公从失利中学会接受不完美”“主人公用比赛经验帮助他人” 等多元角度的探索;还有学生因害怕偏离主题,选择 “保守” 的情节,如仅写 “主人公回家后反思”,情节简单平淡,难以满足 “内容丰富” 的评分要求。
(四)评价反馈单一,指导针对性不足
在教学评价环节,部分教师仅关注学生续写文本的 “对错”,如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忽视对情节逻辑、语言生动性、思维创新性的评价;反馈方式也多为 “笼统点评”,如 “情节需改进”“语言要丰富”,未给出具体的修改方向与方法。例如,学生续写情节逻辑混乱时,教师未引导学生分析原文线索与情节逻辑的关联,仅指出 “逻辑不对”,导致学生无法明确改进思路,教学效果不佳。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方法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精准解读原文:把握 “三要素”,筑牢续写基础
精准解读原文是确保续写质量的前提,教师需引导学生把握 “主旨、人物、线索” 三要素。首先,通过 “主旨提炼法”,让学生阅读后用一句话概括原文主旨,如 “通过主人公救助受伤小鸟的故事,表达关爱生命’的主题”,明确续写需围绕该主旨展开;其次,通过 “人物分析表”,从 “性格、情感、行为” 三个维度梳理人物形象,如 “主人公:善良(救助小鸟)、有耐心(照顾小鸟康复)、有责任感(送小鸟回归自然)”,确保续写情节符合人物设定;最后,通过 “线索梳理图”,标记原文中的伏笔、细节线索,如时间线索、地点线索、物品线索,如 “原文线索:小鸟脚环上刻着‘Lily’ $$ 续写呼应:主人公通过脚环找到小鸟的主人 Lily”,保证情节衔接连贯。
例如,在解读 “主人公与爷爷在农场度过周末” 的短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提炼 “亲情” 主旨,分析 “主人公:好奇、孝顺;爷爷:慈祥、热爱农场” 的人物形象,梳理 “爷爷提及农场曾种过向日葵” 的线索,为后续 “主人公帮爷爷重新种植向日葵” 的续写情节奠定基础。
(二)多元素材积累:构建 “三维素材库”,丰富语言表达
丰富的素材积累是提升语言表达的关键,教师可指导学生构建“词汇、句式、场景” 三维素材库。在词汇积累上,按 “情感、动作、场景” 分类整理高级词汇与固定搭配,如 “情感类:anxious(焦虑的)、thrilled(激动的);动作类:stumble(蹒跚)、grasp(紧握);场景类:twilight(暮色)、breeze(微风)”;在句式积累上,收集复合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特殊句式(倒装句、强调句)及经典句型,如 “Notonly did she help the old man, but she also walked him to his door.( 倒 装句)”“It was the warmth of her smile that made the old man feel at ease.(强调句)”;在场景积累上,整理 “校园、家庭、自然、社会” 等场景的细节描写,如“校园场景:the bell rang, students poured out of the classroom,laughter filled the corridor( 铃 声 响 起, 学 生 涌 出 教 室, 走 廊 里 充 满笑声)”。
(三)强化思维训练:运用 “四步思维法”,提升情节创新
为突破思维局限,教师可采用 “四步思维法” 引导学生展开创新情节:第一步 “逻辑联想”,基于原文线索提出 “合理疑问”,如原文 “主人公发现邻居家窗户未关”,疑问 “邻居为何未关窗?是忘记了还是遇到困难?”;第二步 “多元构思”,围绕疑问设计 3-5 个不同情节方向,如 “方向 1:邻居出差忘记关窗,主人公帮忙关窗并留言;方向 2:邻居生病卧床,无法关窗,主人公帮忙照顾;方向 3:邻居家宠物从窗户逃出,主人公帮忙寻找”;第三步 “情节筛选”,结合原文主旨与人物形象,筛选出 “符合逻辑、有新意” 的情节,如排除 “主人公因害怕麻烦而忽视” 的方向,选择 “主人公帮忙照顾生病邻居” 的情节;第四步 “细节拓展”,为筛选的情节添加 “场景、动作、心理” 细节,如“主人公敲邻居家门无人应答,透过窗户看到邻居躺在床上,她立刻拨打 120,随后坐在门口等待,心里默默祈祷邻居平安”。例如,在 “主人公丢失重要笔记本” 的续写练习中,教师通过 “四步思维法”,引导学生从 “笔记本被路人捡到归还”“笔记本被同学发现并帮忙寻找失主”“主人公在寻找过程中结识新朋友” 等方向展开情节,有效提升了情节的创新性与丰富性。
(四)优化评价反馈:实施 “三维评价法”,增强指导针对性
科学的评价反馈是提升续写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师可实施 “情节逻辑、语言表达、思维创新” 三维评价法,并结合 “分层反馈”“范例对比” 等方式增强指导针对性。在情节逻辑评价上,用 “★” 标记符合原文逻辑、呼应线索的情节,用 “?” 标记逻辑断裂处,并引导学生分析 “该情节与原文哪部分矛盾?如何调整能呼应原文线索?”;在语言表达评价上,用 “ Δ ” 标记优秀词汇、句式,用 “○” 标记需改进的表达,如“此处可用‘she hesitated for a moment’代替‘she stopped’,更能体现人物心理”;在思维创新评价上,用 “☆” 标记有新意的情节,并组织学生讨论 “该情节的创新点在哪里?我们可以借鉴什么?”。同时,教师可选取 “优秀范例” 与 “待改进范例” 进行对比分析,如将“情节生动、语言丰富” 的范例与 “情节平淡、语言单一” 的范例并置,让学生直观感受差距,明确改进方向。此外,引入 “学生互评”,让学生根据三维评价标准互相点评,在交流中提升对读后续写的认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需以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为目标,针对文本解读、语言表达、思维创新、评价反馈等方面的问题,采用精准解读原文、多元素材积累、强化思维训练、优化评价反馈的策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习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侧重“原文解读与词汇积累”,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侧重 “思维创新与语言优化”。未来,还可探索 “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辅助” 等新型教学模式,如结合语文写作中的 “细节描写” 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续写情节的动画片段,为读后续写教学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与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泓萍 .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 综合版 , 2019.
[2] 陈玉娟 . 语境理论在高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0.
[3] 张建斌 . 读后续写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 2023(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