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冰壶运动在上海校园开展的实例研究

作者

张琪

上海市罗阳中学 201100

引言

冰壶运动发源于苏格兰 , 它是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 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和观赏价值。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进,冰壶运动在上海校园的开展备受关注。上海作为南方城市,通过体教融合等模式,积极探索冰壶运动进校园的有效路径,为青少年提供了接触和学习冰壶运动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还能为培养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一、冰壶运动在上海校园的开展现状

(一)体教融合推动冰壶进校园

罗阳中学作为上海市体教融合实践的典范,将冰壶运动深度融入学校六维教育课程体系,开创了冰壶 + 育人的特色发展模式。自 2016 年成立冰壶社团以来,学校构建起课程普及 - 社团提升 - 竞赛突破的三级培养体系,通过校际联动、资源共享机制,与周边 5所中小学建立冰壶运动联盟。2024 年,该校冰壶队荣获上海市最佳体育社团称号,其创新实践得到教育部门专项推广。为突破场地限制,学校创新采用模块化仿真冰道 + 校外合作模式,既在校内建成 2 条标准陆地冰壶训练道,又与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零碳俱乐部、北京冰立方、北京浩泰俱乐部、000 余人次参与。更值得称道的是,社团每年定期会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冰壶队基地,与现役国家队进行交流互动,同时也组织观摩了2025 年亚洲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

通过这种立体化的课程设计,罗阳中学构建起从兴趣启蒙到专业提升的完整链条。

二、冰壶运动开展的实施效果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冰壶运动在上海校园的开展,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项运动需要学生计算冰壶的滑行路线、预判落点位置,还要和队友配合制定战术,整个过程锻炼了数学计算、空间判断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每周参加两次冰壶课,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反复练习滑行和投壶动作。不少学生反馈,训练后做数学题时思路更清晰了,遇到难题也更愿意和同学讨论解法。

其中有个学生在比赛后说:“以前训练累了就想放弃,现在能咬牙坚持到最后一局。比赛让我看清自己战术弱的缺点,以后要重点练这个。”这种在实战中培养的毅力和自我认知,正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成长。旱地冰壶社团的孩子们也反映,通过轮流当队长指挥战术,学会了倾听队友意见,争吵变少了,商量对策时更默契了。

(二)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罗阳中学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特色学校,将冰壶运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学校以冰壶社团为载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冰壶主题活动,让这项“冰上国际象棋”运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亮眼名片。每年举办的“冰壶文化节”涵盖战术沙盘设计大赛、冰壶主题绘画展、冰壶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冰壶嘉年华”——学生们在仿真冰道上体验冰壶乐趣,在战术板上推演比赛策略,连课间休息都三五成群地讨论冰壶技巧,正如体育老师所言:“现在走廊里飘荡的全是冰壶术语,比课间游戏还热闹!”

学校还创新了冰壶 + 学科融合模式,数学老师带学生在操场丈量冰道计算抛物线轨迹,物理老师解析擦冰产生的热力学效应,语文老师指导学生撰写赛事解说词,真正实现教体融合。

三、冰壶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 场地设施限制‌:目前上海仅有8 个专业冰壶场馆,其中面向校园开放的仅3 个。借用徐汇少体校的冰壶场地,并且基本使用边角料的时间有的学校尝试改造体育馆铺设仿真冰道,但滑行效果与真冰存在差异,影响技术动作定型。冰壶器材依赖进口,冰壶运动必须的冰壶鞋、冰壶刷基本以国外品牌为主,学校采购压力较大。2. 专业师资短缺‌:在上海校园冰壶教练中,仅15% 持有国家体育总局认证的教练员证书。多数由轮滑或田径教师转岗,需通过短期培训上岗,教学时更侧重基础动作而缺乏战术指导。临港某校反映,因缺乏专业教练,学生参加市级比赛时常出现战术失误。高校培养体系尚未建立,目前仅哈尔滨体育学院开设冰壶专业方向。

(二)发展对策

‌1.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推广模块化可拆卸冰壶道技术是当前解决场地问题的有效途径。这种技术采用特殊复合材料制作,可根据场地大小灵活组装,建设成本仅为传统冰场的 40%,且维护费用大幅降低。在实际使用中,模块化场地可实现快速拆装转换,满足学校多功能场馆的需求。建议在新建学校规划中预留冰壶场地空间,同时改造现有体育馆部分区域。区域共享机制方面,可由教育部门牵头建立校际预约平台,实现场地资源的高效调配。对于器材问题,可采取集中采购、分时租赁的方式,降低学校的初期投入成本。此外,鼓励校企合作,争取体育用品企业的设备支持和技术指导。

2. 培养和引进专业师资‌:实施双师课堂模式是解决师资短缺的务实之举。建议建立学校教师与专业教练的结对机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黑龙江省的合作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专业教练来沪指导,另一方面选派教师赴黑龙江进修。师资认证体系应当规范化,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人才引进政策需要配套完善,包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职业发展通道等。同时要重视本土教练培养,支持体育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建立稳定的师资供给渠道。建议成立市级冰壶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技能交流活动。

结语

冰壶运动在上海校园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通过进一步加强体教融合、完善场地设施、培养专业师资等措施,能够更好地推动冰壶运动在校园的普及和发展,为培养更多冰壶运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崇昊 .12 周复合式训练对青年冰壶运动员扫冰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D]. 上海 : 上海师范大学 ,2023.

[2] 舒翔 , 孙海燕 , 李广莲 . 上海市位育中学冰壶教学研究 [J]. 体育科学进展 ,2022,10(4):736-742.

[3] 王嘉旖 , 王宛艺 . 亚冬会引燃“冰雪热”,上海做厚“冷经济”[N]. 文汇报 ,2025-02-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