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一体化背景下技师学院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苑举勇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 250100
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技师学院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机械基础课程作为技师学院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掌握机械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积极探索工学一体化背景下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往往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教学的学习还比较欠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已经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缺乏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方面相对薄弱。
(二)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了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教师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在学生的过程当中缺乏学习动力,机械基础课程的概念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目前的技术学院的师资队伍当中,部分教师缺乏了一些实践经验,导致教师对于实际的生产过程和企业需求了解的并不是很到位,也就很难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
二、工学一体化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整合课程内容
教师应当整合机械基础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以实际生产项目为导向,将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整合为若干个不同的生产项目模块,每个项目模块中包含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这种项目驱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企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培养,让课程的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教授齿轮传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自行准备一些齿轮在课堂上进行配合演示,让学生清楚地分析齿轮传动的不同方式和特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和虚拟仿真软件教学等,让学生的虚拟的环境中对机械的结构和配合进行实际性的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部建立校内的生产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来建造校内的生产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生产环境当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学校还可以与一些企业展开合作,建立一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里面进行实训,通过企业实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建设师资队伍
学校应当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可以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企业的实践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去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参与到企业中的实际生产项目当中,从而教师可以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任教师,让他们参与到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指导当中,企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将企业的实际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在专业人员的讲述之下体验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工学一体化背景下技师学院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强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所以工学一体化背景下引入的这些策略具有着一些有益的参考意义,希望未来的技术学院的机械基础课程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也希望这些策略可以有效的应用到机械基础的课堂当中。
参考文献:
[1] 郭文娟 . 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以低压电气控制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为例 [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54(04):255-257.
[2] 陶石冬 . 中职技工学校工学一体化课程设计优化与实践研究 [J]. 模具制造 ,2025,25(05):102-104.DOI:10.13596/j.cnki.44-1542/th.2025.05.033.
[3] 梁杭玲 . 工学一体化标准框架下技工院校长学制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策略研究——以 2+3 学制汽修专业为例 [J].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5,(08):24-25+28 .DOI:10.16613/j.cnki.1006-6489.2025.0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