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仰惠娟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江湾小学 310000
引言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提倡在丰富的语境中进行认真阅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以塑造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然而,传统课程内容往往显得分散,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模块专业知识。单元整体教学以主题为统领,将零散知识点转化为逻辑连贯的任务群,既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又能培育跨学科思维。
一、主题意义的核心地位
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中,主题意义起着关键的统领作用。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每个单元的核心主题,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确定主题时,要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个好的主题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能够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情境;二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他们理解和运用;三是具有延展性,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比如在" 健康饮食" 主题下,学生不仅能学习食物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还能培养健康生活的意识。教师在确定主题后,需要围绕它设计连贯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体系。通过主题引领的教学,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自然习得语言,而不是孤立地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这种整体性的学习方式更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设计原则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有三个关键原则需要遵循:
一是情境化原则。教师要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比如设计学校开放日接待外宾的情境,让学生练习问候语和自我介绍。这样的设计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实际用途,增强学习动机。情境创设要注意两点:一要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二要保证语言运用的真实性。
二是是分层性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差异化任务。例如在家庭介绍主题中,基础任务可以是完成填空式对话,中等任务要求自主组织简单对话,高阶任务则设计成制作家庭相册并用英语描述。这样既能保证基础薄弱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又能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充分挑战。
三是是多元化评价原则。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可以记录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收集他们完成的项目作品,同时结合传统的纸笔测试。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进步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
这三个原则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情境化保证了教学的实用性,分层性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化评价则全面反映了学习效果。教师在实施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避免生搬硬套。
三、实践案例:以 Unit 1 Meeting new people 为例
以人教版三年级 Unit 1 Meeting new people 为例,整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
主题导入阶段:这个环节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初步认知。教师准备若干个装有不同物品(如文具、玩具等)的盲盒,学生随机抽取后,需要用Hello, I'm...Thisis my... 等基础句型进行自我介绍。这个活动有四个实施要点: ① 物品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 ② 示范完整的对话模板; ③ 给予充分的练习时间; ④ 鼓励添加肢体语言。通过这种互动游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运用目标语言。
深度探究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教师创设班级树洞的分享平台。具体操作包括: ① 在教室墙面设置展示区; ② 提供 I like...I can... 等句型支架; ③ 引导学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个人特长。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三点: ①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机会;② 对表达困难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③ 将思维导图分为能力、爱好、梦想等板块,帮助学生系统梳理。通过这样的深度活动,学生不仅能巩固语言知识,还能增强自我认知。
迁移创新阶段:这是单元教学的拓展环节。教师提前准备中国传统游戏的实物或图片(如毽子、空竹等),组织文化小讲堂活动。实施过程分为: ① 教师示范介绍一个游戏;② 学生分组准备介绍内容; ③ 设置 ′′ 外国友人" 角色扮演环节。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着重培养三个意识: ① 文化差异的包容意识; ② 语言表达的准确意识; ③ 团队合作的责任意识。最终通过制作双语游戏手册,实现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融合发展。
这三个教学阶段体现了感知 - 理解 - 应用的认知规律,每个阶段的任务设计都紧扣人际交往这个核心主题。教师在实施时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各阶段课时分配,及时提供语言支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通过这样完整的单元设计,能够确保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发展综合素养。
四、反思与优化方向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过于注重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略了主题意义的深入挖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方面,要加强单元之间的纵向联系。比如在教完数字单元后,可以接着教健康饮食单元,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字知识来计算食物的营养成分。这样既能巩固数字知识,又能让学生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尝试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环保主题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数学课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统计班级的废纸回收量,计算节约了多少树木。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英语表达,还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这些改进措施的关键在于:要让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避免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思考如何把语言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同时,也要注意活动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结论
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是破解小学英语“低效重复”困境的有效策略。它要求教师转变视角,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育素养。当每个单元都成为学生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窗口时,英语课堂才能真正焕发育人活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主题意义与项目式学习的结合点,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向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 王甜甜.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学习活动研究[D]. 临沂大学,2023.
[2] 王瑛珏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问题设计 [J]. 小学教学设计 ,2024(36):58-61.
[3] 王晶 .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应用研究 [J]. 进展 ,2025(7):2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