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中差异化任务设计的研究
陆荣彬
敖汉旗新惠第六中学 024300
一、引言
分层教学是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而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适配教学内容与任务的教学模式。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常存在“一刀切”的任务设计现象,统一的任务要求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因任务难度过高而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受挫;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能因任务过于简单而缺乏挑战,难以实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开展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中差异化任务设计的研究,成为解决当前教学困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实施策略
在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中,差异化任务设计需围绕学生层次差异,从任务设计的全流程出发,构建科学、系统的实施策略,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地理学习中获得适宜的挑战与成长。
(一)基于地理学习特征完成学生分层划分
在进行学生分层前,需全面收集学生的地理学习相关信息,避免仅依据成绩进行单一维度划分。首先,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的表现,如对自然地理原理的理解速度、人文地理案例分析的参与度、地理图表解读的准确性等;其次,设计地理学习能力测评问卷,从知识储备、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实践应用等维度,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水平;同时,结合学生近期的地理作业完成质量、单元测试成绩,综合判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提升层、拔尖层三个层次:基础层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简单地理概念和现象的理解仍需加强,地理图表解读能力较弱;提升层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常见的地理原理,可独立完成基础的地理分析任务,但在知识迁移和复杂问题解决方面存在不足;拔尖层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扎实,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强,能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复杂地理问题,且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究意愿。在分层过程中,需向学生说明分层的目的是为了设计更适配的学习任务,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同时强调分层并非固定不变,会根据学生后续的学习表现进行动态调整,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实现层次提升。
(二)结合层次需求设定差异化任务目标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与能力,为各层次设定明确、具体且适配的任务目标。对于基础层学生,任务目标聚焦于地理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例如在“地表形态的塑造”相关内容教学中,目标设定为“能够准确识别常见的地表形态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并说出各类地表形态的主要特征;能根据简单的地质构造示意图,指出褶皱、断层的基本形态”,确保学生通过任务完成,扎实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建立学习信心。
提升层学生的任务目标侧重地理知识的理解深化与基础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例,目标设定为“能够结合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类型与特点,分析常见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拔尖层学生的任务目标则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拓展与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样以“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例,目标设定为“能够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如气候、水文、生物等),综合分析地质作用对
区域地表形态的长期影响。
(三)依据任务目标开发适配性任务内容
任务内容开发需紧密围绕各层次的任务目标,结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层次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地理任务。基础层任务内容以教材基础知识为核心,形式简单直观,例如在“气候类型”教学中,设计“根据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区域,并填写气候类型分布表,帮助学生通过简单操作巩固基础知识。
提升层任务内容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与灵活性,注重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气候类型”教学为例,设计“结合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特征,分析该地区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拔尖层任务内容强调开放性、探究性与综合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思维,例如在“气候类型”教学中,设计“选取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事件(如某地区极端高温、暴雨灾害),收集相关气候数据与资料,分析该气候异常事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联。
(四)针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需打破传统单一的成绩评价模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任务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于基础层学生,评价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例如在任务评价中,若学生能准确完成基础任务内容,如正确识别气候类型、填写分布区域表格,即可给予“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基本技能运用熟练”的定性评价。
提升层学生的评价侧重知识理解的深度、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的表现,评价时关注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与方法运用,例如在分析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的任务中,不仅关注学生结论的正确性,还关注其是否能准确运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逻辑是否清晰,若学生能全面、有条理地分析原因。
拔尖层学生的评价注重探究能力、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的体现,评价内容包括探究过程的完整性、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分析论证的科学性、结论的创新性及探究报告的规范性等。
三、结语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中差异化任务设计,是顺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差异化任务设计还需不断优化与完善,结合时代发展与地理学科前沿动态,如融入地理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内容,让任务设计更具时代性与实用性。同时,需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及时调整分层与任务设计,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地理学科领域实现全面、个性化的发展,为培养具备地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铭宇。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中差异化任务设计的实践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1):25-29.
[2] 李雨桐。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高中地理任务设计策略 [J]. 地理教育,2024(3):41-45.
[3] 王泽阳。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施路径与评价体系构建 [J]. 基础教育参考,2024(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