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模式探讨

作者

向燕苓

奉节县辽宁小学 重庆奉节 404600

前言:传统数学模式存在碎片化、应用场景单一等情况,会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综合发展,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带来制约。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围绕授课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需求来进行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根据真实问题来优化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实现对所学知识内容的透彻理解,从而顺利落实各阶段教育培养目标。

一、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

一是,有助于核心素养落实,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新课标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做出了重点强调,尤其是数感、符号意识与几何直观等方面要特别注意。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组织可以将所学知识内容合理引入到现实情境当中。比如:以“校园植物测量与统计”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在长度测量、植物生长规律的观察,以及植物分布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更好培养。

二是,有助于突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通常都将知识灌输视为重点,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则是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以“设计班级运动会奖牌”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可将数学中的图形面积计算、美术学科的图案设计,还有语文学科的颁奖词撰写等知识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更好培养[1]。

三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数学课注入更多活力。通过将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既可以让数学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实效性得到显著增强,也能够实现对学生各方面学习潜能的充分挖掘。

二、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

(一)主题选择

首先,要做到紧紧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来确定跨学科主题。将新课标提出的各项要求视为重要导向,比如:围绕“量感”这一培养目标来为学生设计“测量家中物品长度”这一主题,实现数学测量和生活实践的有机整合,增加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拉近数学课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为后续的学以致用做好铺垫[2]。

其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围绕学生现有知识经验来选择适合的主题,比如:针对“设计班级春游预算方案”这一主题来说,主要涉及到数学计算、语文活动策划,还有地理路线规划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完成中可以进一步锻炼综合学习与应用能力。

最后,重视多学科知识密切联系。要保证确定的主题涉及到至少两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比如:以“校园艺术界门票设计”这一主题为例,就做到了对数学中价格计算、语文中宣传语的撰写,还有美术中的排版设计这几个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能够做到对各方面学习潜能的充分挖掘。

(二)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是,优化情景导入、合理提出问题。借助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来进行真实情境的创设,以此来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比如:以“设计校园节水方案”这一主题为例,就可以先将水资源短缺的纪录片播放给学生,以此来引导学生自觉提出“如何统计班级用水量”“节水装置如何设计”等问题,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做好铺垫[3]。

二是,加强小组探究,实现跨学科协作。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来进行学习小组划分,同时做好分工,如,数据组、汇报组和设计组等。比如:在开展“制作班级图书角”这一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时,可让数学组进行所学素材、尺寸的计算;美术组则要负责装置方案的设计;语文组要将图书分类标签撰写出来。

三是,重视实践操作,突出问题解决这一环节。要在数学课上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为创新思维、探究能力发展构建良好条件。比如:以“搭建桥梁模型”这一主题为例,就可以从数学学科的三角形稳定性原理着手来设计相关活动,从科学角度来选择适合的材料,从工程学科角度去对结构设计做出进一步优化。

四是,做好成果展示,完善评价总结。可借助实物作品、海报等不同形式来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及时开展自评和互评,实现和教师点评的有机整合,完成对数学思想方法、跨学科学习方法的有效提炼。

(三)典型教学案例

以“校园植物普查”这一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为例,能够实现对数学学科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科学学科的植物分类,以及美术学科的植物写生内容的有机整合。具体实施中,要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来对校园植物高度、周长的测量,将相关数据信息记录下来,完成统计表的绘制。然后,对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查阅,做到对不同植物种类的准确识别,学习积累植物生长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各小组选择一种植物来进行写生,将数学测量数据标注出来。在完成这一系列的跨学科学习任务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顺利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同时,学生也能够对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有准确理解。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的灵活应用能够为小学数学课带来更多新活力,同时也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来强化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与应用做好铺垫。为此,在之后的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应灵活引用跨学科主题学习思路与方法,通过各学科间的协同备课来将高品质数学课堂构建出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正宪 , 周卫红 , 武维民等 . 跨学科主题学习: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新样态——以“校园中草药种植与养护”主题学习为例 [J]. 人民教育 , 2023, (07): 58 -62.

[2] 刘徽, 杨向东. 义务教育新课标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设计与实施[J].全球教育展望 , 2022, 51(12): 22 - 35.

[3] 周玉仁. 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对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 , 2023, (05): 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