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元设计到素养落地
郭紫薇
陕西省西安浐灞龙湖小学 710000
引言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科融合被视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手段。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英语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各自独特的教育价值。英语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而数学学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将两者有机结合,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与意义
在当前基础教育实践中,学科融合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内容叠加,而是通过寻找学科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建立更完整的知识网络。对于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而言,英语和数学的融合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从学科特性来看,数学强调的逻辑思维能有效辅助英语学习。比如在英语语法学习中,学生可以借鉴数学的公式化思维来理解句子结构,像主语 + 谓语这类句型规则,与数学等式有相似的逻辑框架。同时,数学中的分类、排序等方法,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记忆英语词汇。
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能为数学学习搭建实用场景。当学生用英语描述我有3 个苹果,吃掉1 个,还剩几个这样的生活问题时,既练习了英语数字表达,又巩固了减法运算。在测量、统计等数学活动中使用英语交流,还能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感。这种融合教学符合低龄儿童认知特点。7-9 岁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象的英语表达结合,比如用英语积木数数、用英语指令完成图形拼搭,能使学习过程更自然生动。
二、基于单元设计的融合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融合点
每个单元主题都蕴含着与数学学科的潜在联系,需要教师用专业眼光进行识别和开发。以三年级 Look at me 单元为例,该单元主要学习身体部位词汇,教师可以结合数学中的对称概念,让学生用英语描述my left eye 和my right eye 的同时,通过观察人脸对称性理解数学的轴对称图形概念。或者在How tall are you 单元自然融入身高测量、数据比较等数学内容,学生在练习How tall is...? 句型时,可以实际测量记录班级同学身高,并用数学方法进行排序和比较。这种融合不是机械拼凑,而是建立在学科知识内在关联基础上的有机整合。
(二)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
有效的融合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针对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对于低段学生而言,活动设计应注重趣味性和操作性,将英语语言训练与基础数学概念有机结合。教师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二是控制任务的复杂度以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计班级小管家活动:比如结合三年级Useful Numbers 单元教学,让学生用英语记录班级日常用品数量(如pencils, books 等),然后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和分类整理。这个活动既练习了数字的英语表达,又巩固了 2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活动分为三个步骤:先是物品清点环节,学生两人一组用 How many...? 句型互相询问数量;然后是计算环节,将各组数据汇总后进行简单运算;最后是汇报环节,用 There are... 句型分享统计结果。整个过程自然地融合了英语交际和数学运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关键是要确保活动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言实践和数学应用中有所收获。
(三)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传统的单科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应当建立包含语言能力、数学应用、综合实践等维度的评价框架。例如在Food and drinks 单元的项目评价中,可以设定三个评价维度:一是语言维度,考察食物词汇掌握情况和点餐对话的流利度;二是数学维度,评估营养搭配的数量关系和餐费计算的准确性;三是综合维度,关注小组合作和市场调查的完成质量。杭州某实验小学采用这种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融合评价方式后,教师能更清晰地把握学生在语言、数学以及综合实践等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家长反馈也表明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成长。作为融合策略的实施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标准应提前清晰告知学生,并可采用成长档案袋等方式记录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多元表现,避免单一分数评价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素养落地的实践路径
(一)创设真实情境
在课堂中构建真实的生活场景,是连接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有效桥梁。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那些既能体现英语交际功能又包含数学思维的情境。比如在学校食堂场景中,学生用英语询问食物价格并进行点餐,同时需要计算总价和找零。这类情境的创设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选取学生熟悉的环境,确保参与度;二是设计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活动,避免流于形式。实际操作时,可以先用实物或图片搭建场景,然后引导学生分角色完成包含计算环节的英语对话。要注意控制情境复杂度,低年级宜采用购物、分零食等简单场景,随着年级升高可逐步增加旅行计划、班级调查等复杂情境。
(二)开展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通过长期任务驱动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设计时要抓住三个关键:一是确定兼具英语和数学价值的核心任务,如策划生日派对需要计算物品数量并用英语撰写邀请函;二是分解为阶段性小任务,像预算编制、宾客统计、流程安排等;三是提供适度的脚手架支持,如词汇表、计算模板等。一个完整的项目通常需要2-3 周时间,期间教师要定期检查进度,指导学生平衡两学科的知识运用。特别要注意项目难度的梯度设计,对低段学生可以从制作简易天气记录表(英语描述 + 数学统计)开始,中高段则可尝试更复杂的校园安全调查等项目。
结论
小学低段英语与数学学科融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挖掘教材中的融合点、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实现从单元设计到素养落地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陈泽臣 . 小学英语与数学融合教育实践探索 [J]. 英语教师 ,2025,25(9):187-190.
[2] 冯雅露 . 奇妙跨界——小学数学与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融合研究 [J]. 空中美语 ,2024(10):329-331.
[3] 林丹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英语元素 [J]. 空中美语 ,2024(11):35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