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资源在特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张敏

重庆市南川区特殊教育中心 重庆 40840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资源在教育范畴的应用日渐广泛,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碰到学生个体差异多样、学习能力有限的挑战,需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来契合学生的特殊需求 [1]。数字化资源靠着其多样的形式以及互动性,为特教学校语文教学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和手段,对提高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积极作用。

一、在特教学校语文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特教学生往往对传统教学办法兴趣不怎么高,多媒体课件、教育游戏的数字化资源,可借助活泼生动的图像、声音与动画,吸引学生的目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如讲授《肥皂泡》这一课程时,学生难以理解肥皂“泡”,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展示肥皂泡的图片与视频片段,使学生直接体验到肥皂泡的美丽与神奇,真正将语文教学生活会,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劲头。

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特教学生在学习能力及进度上差异较大,数字化资源可依据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及进度安排,智能学习软件可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自动调整难度,顺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渴望。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数字化资源给特教语文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借助在线课程平台、电子书籍、教学视频等资源,为教学内容添彩,优化教学成效,教《落花生》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利用线上资源查找相关的教学视频与课件,助力学生更深刻地领会课文内容。

二、特教小学语文教学采用数字化资源的实践策略

(一)整合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为教育发展赋能的背景下,多媒体资源整合已成教学创新的关键路径,教师可以借助像 Camtasia、剪映这样的专业软件,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充分融合,形成沉浸式教学情境,以古诗课堂教学为例,在《村居》这节课里,教师可以把水墨动画跟古筝配乐加以结合,以动态方式呈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画面;经由 AR 技术完成虚拟实景叠加,使学生“置身到”清代江南村落里面,切实感受诗歌展现的田园风貌,这种多种模态的教学途径,不光能刺激学生的审美觉察,还能凭借视觉、听觉的同步刺激,切实增进知识吸收量度[2]。

(二)利用互动式软件,增强学生参与度

互动式软件给课堂带去了全新活力,诸如希沃白板这类电子白板软件,具备批注、拖拽、思维导图等功能,能把传统的单向讲授变为双向互动,在实施《胸有成竹》教学时,教师可策划“成语故事拼图”互动游戏,学生需要把打乱的画面按照情节安排顺序;采用画图工具,让学生在线去临摹文与可画竹的那个场景,完成后经由弹幕功能彼此评价作品[3]。教育游戏软件(如 ClassIn)可把知识点融入闯关模式里,学生凭借回答与课文相关问题解锁关卡,在竞争合作之间深化对文本的感悟,达成“边做边学、边玩边学”的目标。

(三)借助在线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

以智慧教育平台(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钉钉在线课堂)为依托,教师可搭建起分层学习体系,在《八角楼上》教学活动当中,平台能自动对学生阅读时长、答题正确率等数据加以分析,产出个性化学习报告,针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系统推送涉及生字词的闯关练习以及段落精读微课;面向学习能力有余、能进一步拓展的学生,给予历史背景拓展阅读资源和红色经典创作任务,平台即时反馈功能支持着语音点评以及 AI 作文批改,教师也可凭借大数据看板,精准掌握班级整体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四)开展远程教学,拓展教学空间

数字化资源全面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面对特殊教育需求,腾讯会议、Zoom等平台凭借无障碍功能可达成屏幕共享、实时字幕、手语翻译等支持,处于《难忘的泼水节》远程教学时段,教师可以凭借虚拟背景技术还原西双版纳的泼水情景,采用分组讨论室功能组织学生开展在线角色扮演,采用 VR 全景技术,学生佩戴简易装置即可“亲临”泼水节的现场,感受傣族文化的迷人风采,这种打破地域藩篱的教学模式,让特殊群体同样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公平性。

(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的数字素养直接左右着技术应用的深度,学校应当构建“理论、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培训体系:邀请专家解读《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相关要点;安排教师参加微课制作、虚拟仿真实验等工作坊活动;经由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成长档案,定期开展教学案例的评比及经验分享,经由学习用 Focusky 制作 3D 课件,采用 UMU 平台来谋划混合式学习活动,教师既已掌握了技术工具,更可把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理念融入教学环节,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结合。

三、结论

在特教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数字化资源意义重大,它不但可唤起特教学生的学习热情,赋予带有个性化的学习体会,还可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更多样,优化教学成效,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采用互动式软件、依靠在线平台、开展远程教学等方式,教师可为特教学生创设更为丰富、高效的学习环境,实施教师培训行动,增进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保障数字化资源有效应用的核心要点。

参考文献:

[1] 赵洁清. 化“长”为“整”难文“巧”教——小学语文长篇课文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 ( 中旬刊 ),2025,(04):130-132.

[2] 陈艺文 . 以学定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华夏教师 ,2025,(10):97-99.

[3] 芦斌, 杨宏涛. 从" 教" 到" 不教而教":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践[C]//广东教育学会. 广东教育学会2025 年度学术成果集.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小学;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大唐实验小学;,2025:68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