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活化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作者

周燕

重庆市行远育才学校 400020

引言:语文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形成了较强的传统模式,侧重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也导致当前的语文教学与真实的生活场景存在很大的割裂感。怎样将生活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挖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是目前语文课程革新过程的重要课题【1】。

一、生活化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的日常生活素材可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与现实产生联系的重要路径,当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社会热点、生活经验等内容,就切实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让语文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成为一种可感可触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触摸真实语境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产生深层的联系,学生就会在生活中产生对知识解构的期待,这样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形成从被动吸收到主动建设的转变过程【1】。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生活走进课堂教学范畴,就能给学生创设更多实践与创新的情境,教师带领学生在生活进行观察、社会调查体验等过程时,其实也是在为学生搭建一种知识的迁移平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延伸并落实到真实的问题解决中去,在生活化的学习任务完成中历练学生的看家技能与行动力,生活化素材的利用将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当学生透过生活化情境感悟文本底蕴、在生活语境中历练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双向互动中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也就自然得到提升。这种尊重学生个性表达、发挥学生特长进行创意实践,最终形成具有个性特色与思想内涵的学习成果,而当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历练了思维品质的同时,其思辨与应对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2】。

二、生活化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对接,会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可操作性,引导学生回忆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以温情的回忆,分享自己独特的“背影”故事为切入点,搭建理解课文内容时的情感背景,学生以自身的生活体验为认识基础,能更好地理解《背影》一文中所表达的父爱的厚度,将经验世界与课文世界相连接。同样,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中的情感与物质之间的矛盾点,结合自己的家庭去思考,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厘清文本中的复杂情感体验,也能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去体会社会问题的深刻性,将生活化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情感体验上,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如现代社会对传统家庭关系的影响,或经济因素对亲情表现的影响等,在文本的深度理解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这样的文本教学维度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立体化的价值观【2】。

(二)利用生活现象,拓展教学视野

教师想要为学生构建起语文认知的视角体系,可以通过建立生活情景来实现。通过对生活现象进行细致地观察,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刻。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去看校园及周边的春日景致,引导学生对柳树抽芽、桃花绽放、燕子归来等自然现象进行描写。当学生以亲身参与者的身份去感受季节交替中的微妙变化时,他们能够更为深刻、精准地体悟作者在文本中所传达的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应进一步拓展教学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季节循环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3】。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场景复原与沉浸体验的教学策略,能够显著增强学生感官体验的感染力。以《故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教室空间内构建具有年代特征的乡村场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老物件、反映特定时期风貌的照片,以及具有乡村特色的竹篮、草帽等物品作为场景布置元素,以此营造出贴合课文创作时代背景的空间环境。与此同时,学生通过直接触摸老物件、参与劳作场景还原以及感受生活细节等方式,能够更为直观且深刻地体悟作者所表达的复杂乡土情感。

(四)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语文创新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形成文本共情,如在《皇帝的新装》教学中,可设计角色任务表演方案,学生分角色扮演皇帝、大臣、裁缝、小孩,进行服装道具、台词设计、情境互动故事表演,学生在演绎角色心理动机过程中,可以在身势情态中体现人物特征;也可以在即兴互动中自然呈现故事发展的戏剧冲突,让平面课文立体成剧场,学生在角色沉浸中更善于捕捉人物性格分层,如分析皇帝虚荣背后的权欲心理,分析大臣阿谀奉承、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品悟小孩敢说真话的道德勇气。学生在“新装”演员的角色的身份,亲历“新装”骗局的前前后后,从演员视角体悟文本的批判性,从情节复现中升华真诚的主旨意蕴,还可以让学生比较“新装”表演者的行为逻辑,从众意与个体善性的矛盾中进行省察,这种教学拓展可以让学生从人物的身份带入、情节的复现中实现思维递进,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意阅读与写作思维【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又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化素材对培育创新精神学生的重要意义,为培育创新精神学生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陈美琪《细处见真章——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积累生活化作文素材》,《中外交流》2020 年第 17 期 .

[2] 黄委《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素材语文化——生活为初中语文教学锦上添花》,《读写算:教育导刊》2024 年第4 期.

[3] 陈李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与生活化元素的结合》,《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0 年第 10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