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智能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作者

王莹超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 266500

引言

面对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加快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在智能化时代下需要注重进行数字素养教育,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完善硬件建设、人才建设和资金投入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为高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保障。

一、智能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意义

(一)确保自身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发展中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数字素养教育,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快转变管理服务模式,更新服务方式和方法,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增强竞争力,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开展数字素养教育中,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不断拓展和完善服务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专业化的服务,不仅提供传统的图书信息资源服务,而且可以通过开展知识咨询、信息情报、信息培训等知识服务,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开展与其他院校和社会图书馆的合作,确保资源能够得到贡献,并且通过各种服务方式来有效提升图书馆的实际影响力[1]。

(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由于高校图书馆大多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低,硬件设施和管理软件落后,加上管理服务观念陈旧,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普遍较低,不能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学生体验差,满意度低。而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字素养教育中,合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能够确保图书馆的管理更加具有数字化以及信息化,能够积极转变图书馆服务模式,对服务功能进行完善,确保图书馆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满意程度。

二、智能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策略

(一)理清发展思路

高校要高度重视图书馆的数字素养教育效果,加快更新思想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趋势,将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纳入学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科学谋划,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完善建设规划,强化落实资金、人才、技术、体制机制等各项措施,以此来有效提升对学生数字素养教育效果[2]。

(二)加强人才建设

需要根据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相关人才的引入,可以引入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确保图书馆人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还需要采用在岗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来对馆员的培训力度进行提升,需要馆员积极接受教育,保证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能够积极学习网络信息相关技能,要加强道德建设,强化服务理念,不断提高馆员的专业水平、文化素养和高校道德素质,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稳定的高素质馆员队伍,为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对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中,核心内容便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所以只有高度重视数字资源建设,顺应图书馆发展的全新趋势,才能够对数字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提升对学生数字素养培养效果。在实际建设中,需要将网络化建设作为重点内容,能够加快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多媒体、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在提供传统文献资料服务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应用数字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的开发,设立电子阅览室,增加电子书籍期刊、电子音像、特色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开发移动终端电子图书服务等,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提高信息资源数字化水平,形成书面文字资源与多媒体、数字化资源有机结合,专业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兼具,体现高校教育特点和本校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不断提升图书馆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建设,加强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交流合作,探索联合共建知识库,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下,也能够有效提升对于学生的数字素养教育效果[3]。

(四)创新管理服务

需要推动管理服务的创新,确保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也是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措施。一是需要对服务理念进行更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摒弃以资源和机构管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服务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努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更新服务方式,改变纸质借阅、手工借阅等传统服务方式,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电子阅览、在线借阅、自助借阅、自助还书、移动信息服务、远程咨询、远程图书馆等智能化数字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开展知识服务。在搞好图书借阅、信息检索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馆藏信息资源,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读者提供知识咨询、信息情报、信息培训等知识服务,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结束语

数字素养教育是当今智能化时代下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在当今数字信息背景下,数字素养教育水平已经成为影响当今和未来国民素质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属于社会知识服务以及大众教育的重要载体,需要承担起数字素养教育层面的义务以及责任,在高校图书馆中推动数字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智能化时代下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促进数字社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建春 . 高校图书馆 AI 素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我国 42 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为例 [J]. 图书馆学刊 , 2025, 47 (05): 20-24.

[2] 肖海清, 程双玲, 于兴尚. WSR 三维视角下韩国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实践与启示 [J]. 大学图书馆学报 , 2025, 43 (03): 97-104.

[3] 刘威妍 , 倪弘 , 孙儒 . 基于 Kano 模型的高校图书馆本科生数据素养需求研究——以浙大城市学院图书馆为例 [J]. 山东图书馆学刊 , 2025, (02): 28-34.

作者简介:王莹超

出生年月:1991.8.23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山东泰安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初级

研究方向:智慧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