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城乡中学英语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的成效与优化策略研究
宋文琴
宁夏省固原市泾源县第一中学 75640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和《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国家政策文件均明确指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在此背景下,构建城乡教师教研共同体,成为打破地域壁垒、促进师资流动、实现“弱校变强、强校更优”的战略选择。
固原市作为宁夏南部重要城市,其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长期存在,特别是在英语学科领域,城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差距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这一实践不仅关乎教育公平的推进,更是探索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重要尝试,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一、固原市城乡中学英语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成效
固原市城乡中学英语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定期开展的联合备课、示范课观摩和专题研讨活动,城市优质学校的教学经验得以向农村学校辐射,有效缩小了城乡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差距。共同体运行过程中形成的 " 名师工作坊 " 和 " 师徒结对 " 机制,使农村英语教师获得了持续性的专业指导,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和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线上教研平台的搭建突破了时空限制,城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研修社区随时交流教学心得,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的课件、微课和评测工具。共同体内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培养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围绕 " 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特色 "" 城乡学生学情差异 " 等主题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校本研究成果。跨校听评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教学反思的深化,农村教师在观摩城市学校课堂后开始尝试任务型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共同体的建设还催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开发,如融入固原文化的英语情境教学案例,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增强了文化自信。这种协同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通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固原市城乡中学英语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一)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学校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的先天差距导致共同体内部资源流动不对称,城市学校拥有更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而部分农村学校仍缺乏基本的投影设备,使得线上教研活动中农村教师的参与质量打折扣。优质师资的分布失衡问题突出,城市学校的英语教师普遍具有更高的学历背景和更多的进修机会,在共同体活动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而农村教师由于专业自信不足更容易成为被动接受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学校教师制作的数字化资源更符合新课标要求,但针对农村学生特点的适应性改造不够,导致资源使用效果未能最大化。
(二)合作交流障碍
城乡教师间的专业背景差异形成了隐性的沟通壁垒,城市教师更关注教学创新和素养培养,农村教师则更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这种关注点的不同容易导致教研讨论难以深入。学校文化的差异影响了合作意愿,部分城市教师对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缺乏了解,提出的建议脱离实际,而农村教师有时存在 " 被帮扶 " 的心理负担,不敢主动表达真实需求。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单一化问题突出,多数集中在中规中矩的讲座和观摩,缺乏真正互动性强的协同备课和课例研究,使得交流停留在表面层次。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
现有评价体系未能充分认可教师参与共同体的付出,教研成果在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中的权重过低,导致部分教师尤其是城市优秀教师缺乏持续参与的积极性。缺乏差异化的激励措施,对城市骨干教师和农村新手教师的贡献评估采用同一标准,忽视了他们在共同体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实际付出。精神奖励的形式过于单一,通常仅限于颁发证书等传统方式,缺乏能激发专业自豪感的创新形式,如教学成果展示、媒体报道等社会认可机制。
三、固原市城乡中学英语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优化策略探讨
(一)均衡资源配置
构建城乡联动的资源开发体系,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核心,组织城乡教师共同开发配套教学资源,如针对七年级下册 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的城乡差异化教学设计包,城市教师可侧重地铁、共享单车等现代交通方式的情景对话设计,农村教师则可补充拖拉机、步行等本土化场景的英语表达。建立 " 云资源中心 ",将城市学校制作的优质课件与农村教师改编的乡土案例整合为模块化资源,如八年级上册 Unit 5"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show?" 教学中,城市学校提供的综艺节目素材与农村学校开发的民间体育项目素材形成互补。实施 " 智慧教研 " 工程,为农村学校配备移动录播设备,使城乡教师能实时观摩彼此课堂,如九年级 Unit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的同课异构研讨,通过双师协同点评提升教学反思质量。
(二)加强交流合作
创新 " 三阶联动 " 教研模式,在人教版教材单元教学中实施 "独立备课 - 协同优化 - 实践验证 " 的闭环流程,如七年级 Unit 8 "Is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方位表达教学中,城乡教师先各自设计教案,再通过线上工作坊融合城市版地图任务与农村版乡土场所定位活动,最后由农村教师在课堂验证后形成改良方案。开展 " 影子教师 " 计划,安排农村教师全程跟随城市教师完成一个教学周期,如观察八年级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情感教育单元的城市课堂如何处理亲子矛盾,再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开发适配版教案。建立 " 课例诊疗 " 机制,针对人教版教材中的教学难点组织城乡会诊,如九年级 Unit6"When was it invented?" 的被动语态教学,收集城乡学生的典型错误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制定分层训练方案。
结束语
固原市城乡中学英语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实践表明,通过制度创新和模式优化,城乡教师协同发展具有现实可行性。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技术支持,激发内生动力,使教研共同体真正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 杨柳 .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调查研究 [D]. 重庆三峡学院 ,2024.
[2] 崔少鹏 . 以区域联片教研机制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42(03):50-53.
[3] 周燕. 基于课堂的中学英语教研活动探索[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 中教研究 ),2022,(Z2):22-23.
[4] 林小玲. 中学英语教师教研现状与专业发展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 ( 中学篇 ),2021,44(03):24-29.
[5] 宗宗 . 中学英语经验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的个案研究 [D].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
注:此论文为 2023 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师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XJKG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