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画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与思辨能力发展
侯杰颖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日益关注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的全面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图画书(绘本)作为一种融合语言表达与视觉艺术的独特文本形式,凭借其图文并茂、意境深远的特点,正逐步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成为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与思辨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图画书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语言信息,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度的学习空间。以林秀穗与廖健宏创作的经典图画书《进城》为例,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通过科学有效的绘本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在阅读中激发想象、训练推理、深化理解,从而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一、图画书特质与教学价值分析
(一)《进城》的艺术特色
《进城》改编自“父子骑驴”的民间故事,其画面采用黑白剪纸风格插画,线条简洁而寓意深刻,色块对比强烈,具有中国传统皮影戏的视觉效果。书中人物造型夸张有趣,细节刻画生动,引导学生关注画面语言传递的信息,体现了图画书在视觉表达上的独特魅力。
(二)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
图画书通过小虎儿与老爹进城赶集的经历,传递了“坚持主见、不盲从他人”的主题。这不仅是对学生独立判断力的培养,也契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尊重自我与他人”“理性决策”等内容的教学目标。同时,《进城》巧妙链接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及“老鼠娶亲”“姜太公钓鱼”等中华传统故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资源,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难点
三年级学生具备图画书的阅读经验,能够图文结合理解内容,35.7% 的学生曾使用过“推测故事情节”的阅读策略。然而,在《进城》的教学中,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不仅要根据文字和画面进行合理推测,还需联系多个传统文化元素,才能真正读懂故事背后的深意。此外,虽然学生对图画十分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整体感知层面,缺乏对画面细节的关注。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表情、动作、场景变化,并将其与人物情感、情节推进建立联系,从而实现由“看图”到“读画”再到“悟意”的转变。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
(一)忆故事——谈话铺垫,激活经验
教学伊始,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熟悉的经典故事,如《猴子捞月亮》《守株待兔》等,唤起学生对“道理型”故事的认知经验,并自然引入《进城》,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二)读故事——图文结合,层层推进
此部分设计了“观察封面,预测情节”“浏览衬页,推理想象”“共读画面,聚焦细节”三个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走向深度阅读,逐步提升图文结合理解与推理能力。
首先,观察封面,预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书封面,关注人物形象、动作和场景布置,思考“书中角色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可能发生什么故事?”等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阅读预期。
其次,浏览衬页,推理想象。教师带领学生关注图书前后衬页的内容,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阅读经验,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提升了信息整合与逻辑推理能力,也为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打下了基础。
接着,共读交流,聚焦细节。师生共同阅读图画书,随着阅读的推进,围绕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小男孩儿、小姑娘、唱戏的大叔、老爷爷分别是谁?理由是什么?”“小虎儿和老爹进城途中用了几种‘骑驴’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物身份与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色彩运用、人物表情、构图角度等视觉元素,体会黑白剪纸风格的艺术表现特点,理解画面语言如何传递人物情绪与故事节奏。在这样的阅读交流中,提升学生对图画细节的敏感度,培养其审美感知与图像解读能力。整个教学活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效促进了他们在语言理解、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综合提升,充分体现了以图画书为载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价值。
(三)聊故事——深化理解,关照生活
在读懂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对故事的理解,由“书中的人”到“生活中的我”,由“如何听建议”到“如何提建议”,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层次一:梳理情节,提炼观点。师生共同回顾小虎儿与老爹进城途中遇到的不同建议者及其建议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层次二:解读画面,感受情感。聚焦重点画面,如老爹与小虎儿的表情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他们在听取不同意见时的心理波动,进而理解他们最终“恍然大悟”的心理历程。层次三:价值引导,启发思辨。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听别人的建议吗?
· 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时,应该注意什么?
通过角色代入和情境迁移,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思考在不同情境中应如何理性判断他人的意见,既不盲目听从,也不轻易拒绝,同时学会以尊重、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也有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使阅读真正走向生活、走向实践,实现语文学习的价值引领与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四、教学成效与反思
在《进城》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图文结合理解故事的能力,还发展了想象力、推理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习从画面中捕捉细节,从人物表情中揣摩情感,从对话中提炼观点,实现了从“读图”向“读文”再向“读人”的进阶。
图画书《进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育人价值,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综合素养,在思辨中塑造独立人格。未来的图画书教学应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与深层思维训练,让每一本图画书都成为点亮童心、启迪智慧的窗口。
参考文献
1. 林秀穗、廖健宏.《进城》[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2022 年版.
3. 王荣生 . 小学语文图画书教学研究 [J]. 语文建设 , 2021(6).
作者简介内容:
姓名:侯杰颖
出生年月:1979.04.05
性别:女
籍贯:北京
民族:汉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语文阅读教学
教材版本:统编版语文
单位邮编:100083
单位:
具体收杂志地址:海淀区学院路20 号石油附小本校区侯老师
联系电话:136612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