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以党的建设引领大学生思想教育路径探析

作者

沈晓雯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及民族凝聚力。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思想状况对社会主义事业至关重要。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任务艰巨。党的建设蕴含丰富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能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注入动力,确保其沿正确方向前进。

一、党的建设引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三重价值

1.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有效抓手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牢牢掌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2]。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创新。高校党组织应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生活、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2.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党的建设涵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引领作用。在思想建设层面,党的理论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在组织建设层面,高校基层党组织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依托。在作风建设方面,党的优良作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传递给大学生,培育他们的优秀品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进步。

3.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要求。党的建设凭借其与时俱进的特质与强大的组织引领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变革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教育理念方面,党的建设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首位,注重个性化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党的组织体系能够高效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同时,党的建设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及时吸纳党在新时代的创新理论成果、方针政策以及伟大实践经验,确保教育内容既具有思想深度又紧跟时代步伐。

二、党的建设引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实困境

1. 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全球化进程加速,各种文化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碰撞与冲突,加大了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难度。

2.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教育融合不足。在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未能形成教育合力,影响了思想教育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3. 大学生个体特征变化带来的挑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但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部分学生对传统灌输式思想教育方式存在抵触情绪,且面临着多重压力,影响了对党的建设相关教育内容的接受度和关注度。

三、党的建设引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进路

1. 构建合力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3] 以党建为引领,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党务工作者传播党的理论,思政教师剖析党的历史使命,专业教师渗透党的创新理论,学生工作队伍强化思想引领实践。通过联席会议、联合教研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链条。同时拓展校外力量: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以党的教育方针开展家庭教育。

2. 推进育人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质量依赖于强有力的育人队伍,高校应依据党建工作基础和大学生培养特点,发挥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依赖育人队伍。首先打造政治过硬的思政教师队伍,通过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使其精准融入党的创新理论,创新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其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系,使其在学生管理中自然渗透党的思想教育,深入一线开展个性化引导。此外,发挥学生党员骨干示范作用:严格选拔培养学生党员,通过后续教育使其理解党的使命,在学习生活中以身作则。例如,某高校组建“学生党员宣讲团”,深入宿舍、班级开展“微党课”,以朋辈教育增强思想教育亲和力。

3. 完善有效育人载体。平台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在党建工作中,应通过党建平台建设不断增强高校党建的生命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核心载体的主渠道作用。持续优化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重大历史事件与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鲜活生动。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举办丰富多彩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党建主题文化节,涵盖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党的主题绘画与书法展览等活动,以文化艺术形式展现党的魅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深化对党的认识与理解。打造特色校园党建社团,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社团”“红色文化研究社”等,社团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地调研等活动,为有兴趣深入探究党的建设的学生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研究精神,营造浓郁的校园党建文化氛围。

总之,高校应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努力通过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以此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工作的新突破、新进展和新成效,切实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21-07-12.

[3]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1).

作者简介:沈晓雯

出生年月:1997.11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宁夏中卫

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

职称:研究生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