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莉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二小学 510800

引言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写作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索有效的习作教学课堂实践策略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现状、提出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参考,以期提高习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学生普遍对写作缺乏兴趣,将习作视为负担,毫无头绪,无从下手,每次的单元习作都会留到最后才写,并敷衍完成。其次,学生写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难以准确表达思想,语言组织能力较弱,没有方向性。再者,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多采用" 讲解- 写作- 批改" 的传统模式,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

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难以引起共鸣;评价方式单一,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和训练方法。此外,学生阅读量不足、生活体验匮乏也是制约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习作教学的效果,亟待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改善。

2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实践策略

“真心五道”习作法是基于“真心教育”理念而建构的一种习作方法。其主旨在于探寻学生生命器官“眼、耳、心、口、手”与他们的思想情感、言语行为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为改善习作教学现状,教师可采用以下课堂实践策略:

2.1 首先,习作随兴趣,教师需有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重点要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教师可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喜好、参观校园一角或讨论社会热点,设计贴近学生经验的写作主题,如“我家的旺财”“阳台上的太阳花”“一次难忘的经历”或“校园里的春天”。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提高写作积极性。

同时,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采用分阶段教学法,从选题、构思到修改,给予学生全程指导。此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至关重要,可通过组织户外活动、引导学生善用“眼”去观察生活细节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2.2 其次,注重读写相结合,提升写作能力

让学生每周养成写读时感的好习惯,小学生读的文本可有语文书上的课文和课外读物中的文章,给学生一个模式去写,写“读时感”主要是写在读文章每一段话、每一句话时的真切感想,可以写自己读时的心情和感受,可以写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还可以写自己联想到的与文中主要人物或事物有关的人、事、物、景等(包括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过的)。

仅供参考的句式:

1. 读着上面这段话,我的心情……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不禁想……

2.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仿佛听到……我想说……我还想……

3. 在读着上面这段话时,我想起了……

教师也可利用课前三分钟选取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词汇和表达方式。通过模仿和创新,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描写景物的课文后,可让学生仿写自己熟悉的一处风景。

学生的文字都是由“心”而至,真情流露,用“手”从写片段到一篇完整的习作也就一气呵成。

2.3 再者,小组谈合作,促进思维碰撞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写作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头脑风暴、互相评价等方式,小组成员围绕主题进行头脑风暴,鼓励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记录员将大家的想法整理出来。根据讨论结果,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例如,有的学生负责写开头,有的负责写中间部分,有的负责结尾。在讨论中,学生可以互相提问、补充和修改,激发更多的创意。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写作思路。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结束后,教师需要提供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小组谈合作中“口”就显得尤其高效,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4 最后,实施多元评价,“口”“耳”并用,增强写作信心

多元化评价是一种全面、科学、灵活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关注学生的习作成果,还关注学生的习作过程、态度、能力以及个性发展。

教师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除了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专业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还可引入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自我反思能力。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文,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写作表现,形成家校合力。通过以上及时、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优势和改进方向,增强写作信心。

通过多元化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水平。同时,多元化评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实践效果

3.1 通过实施上述策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感到写作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次,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通过读写相结合和小组谈合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有效培养。

3.2 此外,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他们不再将写作视为负担,而是将其作为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方式。通过自作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语言更加生动,结构更加合理。这些变化充分证明了创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今后进一步优化习作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提出了习作随兴趣、读写相结合、小组谈合作和评价求多元等课堂实践策略。实践证明,这些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未来的习作教学应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方法,如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开展跨学科写作活动等,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写作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陶冬萍.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教育科学》, 2020.

[2] 黎文石 . “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教育科学》,2020.

[3] 胡遇慧、黄金丽 . “写作教室”环境建构的探索与思考 . 小学语文教师 ,2021 增刊 .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5 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重大课题《基于新课程、新教材的“真心五道”习作法实践与研究》

项目编号 2025DQJK13

作者简介:王莉(1977.3-)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大学本科,职称:化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真心语文,教材版本:部编版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