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黄秋菊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池园镇隔兜小学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新时代重要的教育工具,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应用。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平台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完成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互动性。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探索,引入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优质的资源共享,引入跨学科学习互动,持续强化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一、布置趣味课前预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需要遵循新时代教育改革思想,在教育活动中融入丰富的生活实际元素,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兴趣。同时,平台中覆盖有丰富的教育素材,如微课、动画、互动测验等多媒体形式,可以将抽象的学科知识具象化。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平台推送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包,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并引导学生标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然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课堂重难点讲解,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对问题的个人认知,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例如,教师围绕“当冲突发生”开展教学时,应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应对冲突,掌握保护自身的方法。教师需要利用智慧平台中所具有的丰富课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多种冲突类型,以及如何正确利用技能调节各种冲突,让学生在保护自身的同时,能够合理摆脱生活中的各种烦恼。教师通过平台中生动趣味的动画视频,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意识,让学生在预习中积极记录自身的疑问,在后续课堂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讲解与交流探讨。
二、构建生动教学情境,强化学生价值认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明确学科核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需要引入平台中丰富生动的素材,打造真实的实践应用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情境互动,把握情境中蕴含的价值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开展情境角色的互动,准确把握情境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不仅让学生形成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持续引领学生的行为意识,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认同感。
例如,教师围绕“买东西的学问”开展教学时,应明确本次课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购物技巧,养成合理消费的购物习惯。教师可以利用平台中的生动素材构建消费者购物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了解购物时应当懂得的基本学问,如何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教师还需要积极带领学生了解不文明的购物行为,了解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有效避免购物行为所带来的麻烦和纠纷,从而形成良好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三、设计多彩行动任务,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教师应当利用平台中丰富多样的项目学习活动任务,布置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掌握协同合作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布置分组协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社区调查报告、撰写报告内容,融入自身搜集的丰富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还可以培养学生多元协同互动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观察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分析学生展现出的学习潜能,利用平台推送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推动学生在实践生活中践行知行合一。
例如,教师围绕“我们的衣食之源”开展教学时,应明确本次课程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以及农业生产与学生自身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利用平台中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指,导学生搜集并了解日常生活中衣服、食物的来源,学生开展网络搜集、观察纪录片、阅读书籍,了解生活常见产品种类与产地,这不仅拓宽对社会生活现状的了解,还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物品的来之不易。
总而言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包含有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赋能。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出发,积极引入生动且真实的教学案例,构建情感交互的生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对德育知识的深刻认知,从而有效指引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娟 , 张雅君 , 王冲 , 等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现状调研与路径优化——基于全国 30,605 名中小学生的样本数据 [J]. 电化教育研究 ,2024,45(6):50-56.
[2] 赵国宏 , 文艺潼 , 李美聪 .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技术促进学习 : 需求分析 , 策略构建与实证研究——学业情绪中介视角 [J]. 中国电化教育 ,2024(12):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