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詹庆强

广东省罗定市金鸡镇中心小学 527221

一、文明古国的发明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在课件中认识“算盘”或课堂上认识实物“算盘”,并通过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一不可争议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爱国情怀,鼓励他们要从小立志努力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改变命运,我们才有未来。只有科技才能强国,才能让我国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

二、计算教学与品德教育结合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计算教学中是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例。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强调诚实的重要性,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真实地记录计算过程,不作弊、不抄袭。通过真实的计算练习,既收获正确计算的成功喜悦, 同时让学生明白诚实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石,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开端。

到了中高年级,随着计算的难度加大,面对复杂的计算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勇于挑战,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不放弃、坚持克服困难的精神,提升自己的毅力,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喜悦感。从而培养了学生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几何图形教学与思想品德的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中介绍了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多种图形,这些图形各有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之中,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适用于桥梁支撑,平行四边形易于活动,适用于推拉门等结构。基于这些几何图形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人生几何”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图形中的人生哲理。以三角形为例,人生是三角形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家庭、事业和身体,三条边分别对应健康、亲情和努力,三角形就像一座高山,坚不可摧、高山仰止,就仿佛每个人的人生一般需要勇攀高峰、奋勇直前。然而,人生不仅需要勇往直前,有时还需要刹车,要做到心中有度,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三角形中做人的道理,将思政元素带到数学课堂中。同时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还可以引入现在我们中国在桥梁建设方面已经具有领先世界的水平,有着“基建狂魔”的称号,有大家熟悉的“港珠澳大桥”,还有“深中通道”等世界级桥梁工程。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使学生无形中具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从而树立爱国的热情。而除三角形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其他图形,尝试说一说这些图形带给他们什么感觉。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思政元素与数学课堂的融入,利用数学提升学生道德思想认知。

在小学阶段的几何教学中,再有“对称与平衡”的这个知识点。通过对称和平衡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对称与平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普遍存在。例如:故宫太和殿对称、平衡的建筑造型体现了庄严,神圣的气氛。烘托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又例如:传统剪纸作品和京剧脸谱平面对称,体现平和、静态的美感。旋转对称绚丽、动态的美感。而这时举例的“故宫太和殿”、“传统剪纸作品”、“京剧脸谱”恰恰是中国的古典文化,是中国文化精髓之一,从而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有关爱国及思政方面的教育。

四、数据收集整理知识与责任感的品德融合

例如在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强调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学生对待数据要严谨认真,不能随意篡改或捏造。教师在讲授“收集数据”时,让学生先积极参与活动,收集到数据后,教师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最后可以让也参与到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道德判断和伦理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在收集与整理数据中可能存在的欺诈、虚假报告等道德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让他们明白诚信是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了解数据真实性对于社会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五、时间管理与品德教育相结合

时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如何合理地管理时间,提高效率,充分利用时间,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和成就非常重要。

例如在三年级数学教材“24 时记时法”这个知识,它与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习到数学中的时间知识点,建立时间观念,同时还要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培养时间观念,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白有时间观念,懂得守时、惜时的人不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社会工作,都将会取得成功。从而感染学生要对自己的时间负起责任。只有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才会更加珍惜时间,更加认真地计划和安排时间,这就是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很好例子。

六、问题解决与合作精神结合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遇到独立思考有困难时,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通过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体会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七、数学史与爱国情怀结合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文化历史的国家,出现了大批的教育学,其中数学上的伟大教育家也有很多,例如在近代杰出的数学家有华罗庚、徐光启、祖冲之、陈景润等,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地穿插数学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结合数学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和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八、数学应用与环保教育结合

在数学的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数学应用题,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例如,通过计算节约用水、用电的数据,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小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数学的教学中还在一个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也感受数学与环保的紧密联系,也是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九、数学课堂与礼仪行为结合

不论在什么课的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上,我们教师也是不例外地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教师和同学。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礼仪习惯,协力完成对学生的课堂礼仪教育。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培养,通过数学教学中的各种环节,如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做到文明有礼、行为规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手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1]. 小学数学新课标

[2]. 百度文库《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

[3]. 百度文库《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