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在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高效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江海源 崔鹏
吉林省建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通信工程在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经济运行中地位愈发关键。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设施数量急剧增长,其电源系统能耗大幅攀升。高能耗既加重了通信企业的运营负担,又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实现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高效节能设计迫在眉睫。电气工程专注于电能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相关技术与设备研究,在电源系统节能设计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把电气工程技术运用到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高效节能设计中,可切实降低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意义重大且应用价值高。
一、电气工程技术在通信电源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通信电源系统的架构设计是影响其能耗水平的关键因素。传统通信电源架构能量转换环节繁杂,效率欠佳,而电气工程中的分布式电源架构为优化能耗提供了创新方案。分布式电源架构将电源设备分散部署于通信设备周边,有效削减了长距离输电带来的能量损耗。
某大型通信数据中心便经历了这样的架构革新。该数据中心原本采用集中式电源架构,电源设备集中安置在机房一侧,依靠长距离电缆为各个通信机柜供电。长距离输电时,电缆电阻成为能量损耗的“元凶”,大量电能被白白浪费。引入分布式电源架构后,数据中心在每个通信机柜附近安装小型电源模块,直接为机柜内设备供电。实际测试结果显示,采用新架构后,数据中心电源系统能耗降低了约 15%。不仅如此,分布式电源架构还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当某个电源模块出现故障时,其他模块仍能正常工作,不会影响整个数据中心的供电。而且在维护和升级方面也更加便捷,只需针对故障模块进行操作,无需对整个电源系统进行大规模停机维护。
模块化设计理念在通信电源架构设计中的应用同样成效显著。模块化电源系统能够依据通信设备的实际负载需求,灵活调整电源模块数量。在通信基站场景中,不同时间段负载需求波动较大,白天业务高峰期负载高,夜间业务低谷期负载低。模块化电源系统可根据负载变化自动调整投入运行的电源模块数量,让电源系统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避免了因固定容量配置导致的能源浪费,为通信电源系统的节能降耗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高效节能设备在通信电源系统中的选型与应用
在通信电源系统中,设备选型是影响节能效果的核心要素。电气工程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众多高效节能的电源设备,高频开关电源和智能配电设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高频开关电源优势显著,相较于传统线性电源,它具备转换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其工作原理是借助高频开关技术,先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交流电,再经整流滤波处理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在整个转换过程中,高频开关电源能量损耗极小,转换效率可高达 90% 以上。某通信运营商对基站电源系统升级改造时,将原有线性电源全部替换为高频开关电源。改造后,基站电源系统能耗降低了约 20‰ 。不仅如此,由于高频开关电源体积小、重量轻,还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进而降低了机房的散热负担,为机房的节能和空间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能配电设备同样在通信电源系统节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通信电源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智能配电设备可精确测量各回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依据负载情况自动调整配电策略,有效避免过载和欠载现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某大型通信枢纽楼引入智能配电系统后,该系统实时监测各个通信机房的用电情况,根据机房实际负载需求动态调整供电方案。在业务低谷期,自动关闭部分不必要的供电回路,减少能源浪费;在业务高峰期,自动增加供电容量,保障通信设备稳定运行。通过这一系列智能调控,该通信枢纽楼的电源系统能耗降低了约10%,为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智能控制策略在通信电源系统节能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策略是电气工程应用于通信电源系统高效节能设计的关键方向。借助先进控制算法与通信技术,可实现对通信电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源系统节能策略成效显著。模糊控制具备强大的自适应能力,能依据电源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及环境参数,自动调整控制参数,确保电源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通信电源系统里,温度是影响电源设备性能与能耗的重要因素。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源设备为维持正常运行,能耗往往会增加。而模糊控制算法可实时感知环境温度变化,并据此自动调节电源设备的散热风扇转速和输出功率。在散热风扇转速调节方面,若温度升高,算法会逐步提高风扇转速,增强散热效果,避免设备因过热而降低性能或损坏;在输出功率调节上,会根据实际负载需求和温度情况,精准调整输出功率,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能耗。某通信基站采用该策略后,在夏季高温时段,电源系统能耗降低了约 8%。同时由于设备运行环境更加稳定,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提高,减少了设备故障和更换频率,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电源系统节能策略同样潜力巨大。通过对通信电源系统长期运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够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规律和节能潜力,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构建能耗预测模型和优化控制模型,为通信电源系统的节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精准控制方案,推动通信行业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结束语:
电气工程在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高效节能设计里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于电源架构设计、设备选型及智能控制策略等方面引入先进电气工程技术,可有效降低通信工程电源系统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助力通信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际应用时,需依据通信工程具体需求与特点,综合考量各类因素,挑选适宜的电气工程技术方案。科技持续进步创新,电气工程领域会不断涌现新技术、新方法,为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高效节能设计提供更强支撑,我们应强化两工程交叉融合,探索创新以推动节能技术迈向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 张泽仁 . 建筑电气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公共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D]. 西南交通大
学 ,2022.2. 李雅洁 , 胡晓丽 , 高玉丹 . 浅析通信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有效运用 [J]. 山东工
业技术 , 2016(5):1.3. 孙寿焜 . 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技术 [J]. 通信电源技术 , 2022,
39(2):139-140.
作者简介:江海源,男,(1986.12—)吉林省长春市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
电气工程。崔鹏,(1982.1—)男,河北省大城县人, 本科 研究方向:机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