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策略

作者

吴学兵 吕高波

1.37230119801024571X 2.370784198108122057

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装备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机械装备长期处于复杂的工况环境中,其零部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磨损、疲劳等故障,这不仅会导致装备性能下降,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传统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和定期检修,难以满足现代机械装备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需求。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带来了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模式识别和预测能力,能够从大量的监测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机械装备故障的准确诊断和提前预测。因此,研究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工智能在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 故障特征提取

故障特征提取是机械装备故障诊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从原始监测信号中提取能够反映故障状态的特征信息。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基于信号处理技术,如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时频分析等,但这些方法往往难以处理复杂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

人工智能技术为故障特征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能够自动学习信号中的特征表示,无需人工干预。CNN具有强大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图像和一维信号;RNN 则擅长处理序列数据,能够捕捉信号中的时序信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将原始监测信号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从而提高故障特征的区分度。

例如,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利用 CNN 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能够自动提取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如轴承故障的特征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 CNN 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2. 故障分类识别

故障分类识别是在完成故障特征提取后,对所获得的特征向量进行模式识别与类别划分,从而准确判断故障类型及其严重程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基于统计模型和浅层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K 近邻(KNN)和决策树等,这些方法在小样本、低维特征空间中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然而,其分类精度受限于特征工程的质量,且难以适应复杂工况下多故障耦合、特征重叠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方法在故障分类任务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相较于传统方法,深度学习模型如深度信念网络(DBN)、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图神经网络(GNN)能够自动学习故障特征的高阶抽象表达,提升分类的准确性与鲁棒性。此外,集成学习方法如随机森林(RF)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在结构化特征数据的分类任务中也表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

以齿轮箱故障诊断为例,采用 SVM 对提取的时频特征进行分类,可有效识别齿轮磨损、断齿等典型故障;而引入DBN 构建多层特征映射网络,则能在无需人工特征选择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精度的故障识别。近年来,结合迁移学习与自监督学习策略的分类模型进一步提升了故障识别在数据稀缺场景下的适用性与稳定性。

二、人工智能在机械装备预测性维护中的应用

1. 预测性维护模型构建

预测性维护模型的构建是实现机械装备智能化维护的核心环节。其核心目标是依据历史监测数据、故障记录及运行工况信息,建立能够准确预测设备故障发生时间与概率的数学模型。传统的预测性维护模型主要依赖统计分析方法和基于物理机理的建模手段,虽然在部分结构清晰、系统特性稳定的场景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在面对高维、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机械系统时,往往存在模型泛化能力差、适应性弱、难以准确捕捉潜在故障演化规律等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的进步,为预测性维护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基于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能够有效挖掘设备全生命周期中的隐含特征与故障演化趋势。典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回归(SVR)、随机森林(RF)以及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已在多类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而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改进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则因其强大的序列建模能力,在处理高维时序数据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精度与鲁棒性。

例如,在电力变压器、风力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实践中,基于 LSTM的模型通过对温度、电流、振动等多元运行参数的长期依赖关系进行建模,显著提升了故障预警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实验研究表明,该类模型能够在故障发生前数小时甚至数天实现可靠预警,为制定科学的维护策略提供有力支撑。

2. 预测性维护决策优化

预测性维护决策优化是在构建完善的预测性维护模型基础上,依据设备的故障预测结果、运行状态、历史维护记录以及维护成本等多维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策略。传统的维护决策方式主要依赖人工经验与固定规则,难以在设备可靠性与维护成本之间实现有效权衡,导致维护资源浪费或设备非计划停机风险增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G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蚁群算法(ACO)等被广泛应用于维护决策优化中。这些算法能够基于预测模型输出的故障概率和剩余使用寿命评估结果,结合维护资源调度、生产排程及成本约束等因素,求解最优维护时机与维护方案。通过引入人工智能优化算法,不仅能够提升维护决策的自动化水平,还能显著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可用率与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例如,在离散制造业中,利用遗传算法对多台机械装备的维护计划进行协同优化,能够在保障生产连续性和设备可靠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维护时间与人力资源,从而实现维护成本的有效控制。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预测性维护决策优化方法相较传统策略可降低维护费用15% 以上,同时减少非计划停机次数20% 以上,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结论

本文深入研究了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策略,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故障特征提取、故障分类识别、预测性维护模型构建和决策优化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装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预测性维护的可靠性,为工业领域实现机械装备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在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中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质量问题、算法的可解释性问题等。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还需要加强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如物联网、大数据等,以实现机械装备的全面智能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康 晨 祺 . 改 善 机 械 故 障 监 测 和 维 护 的 人 工 智 能 方 法 [J]. 价 值 工程 ,2025,44(01):154-156.

[2] 姚兴仕 , 王学东 . 智能化机械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研究 [J]. 美食 ,2024,(22):197-198.

[3] 郝中波 , 李晓南 , 刘姣 . 人工智能背景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优化[J]. 信息与电脑 ,2024,36(07):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