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生态素养的情境化培育模式
李居南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28
引言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发生多样化变革,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主体,其生态素养对于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有着决定性作用 [1-2]。这一概念包含着对教育生态系统认知程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等众多要素,通过创建情境化培育体系,在实际教学情境里系统优化教师的生态素养,便能更为贴切地适应“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
1“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生态素养培育的挑战
1.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差异
虽然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都清楚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他们在实际运用上还是有明显的差别。一些教师对于新型教学软件和辅助工具的操作能力比较差,不能把它们很好地融入到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很多教师在做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习惯直接将传统的教材内容照搬到数字平台上,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动态显示功能。有些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认识不够,远程授课时常常会出错,造成师生互动效率低等状况 [3-4]。
1.2 教育生态理念理解不深入
教育生态学理论侧重于研究教育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协同发展的规律。目前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对这个方面的理解较为粗浅,在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之上,而不太会顾及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在特定情境中去进行创造学习、多维度资源整合等工作。在具体授课时可能会出现过分依赖某一固定模式,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背景情况或者偏好特点等现象从而产生出认知负担过高所带来的困境状态;对于资源开发这块内容也存在碎片化的状况,很难通过数字化平台来扩大知识范围,造成生态化教学环境下构建完善工作受阻等情况出现。
1.3 情境化培育环境的有效性缺失
当下高校英语教师生态素养的培养大多依靠传统的培训课程和专题讲座,缺少对教学情景的深入融合,这种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模式很难促使知识变成行动,所以培训的效果较差。有些教师通过培训把握了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技术手段,不过因为缺少真实的实践环境和操作条件,所以在实际教学时不能很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学校在推动教师生态素养的提升方面依然存在改善之处,特别是创建起支撑新技术和新观念融入课堂的教学体系仍然有所不足。
2“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生态素养培育模式的实施策略
2.1 学校层面的支持与保障
2.1.1 强化信息化教学设施的建设
教育机构要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校园网络架构,更新教学设备。给教师创造沉浸式教学环境,可以创建智能化教室,装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录播系统,助力教师加深教学实践并做到反思改良。还要加强在线教育平台的创建与运维经营,保证其稳定运转并且功能完备,给教师执行远程教学给予可靠的技术支撑。
2.1.2 组织情境化培训与教学研究活动
高等院校定时举办面向大学英语教师的生态素养提升培训及教研活动,培训内容需联系教学实际,通过案例剖析,模仿授课,现场观摩等多形态手段,在实际情形里推动教师的学习与应用。拿“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来说,可以请行业专家讲授优良的教学范例,安排学员分组设计并执行研讨计划,最后由资深学者给予专业评价与引领[5]。在教研环节,提倡教师围绕“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更新开展探究,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与资源保证。
2.1.3 建立激励机制
要提升教师生态素养,学校就要塑造起一套完整的鼓励制度,对于那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革新技术和观念并且成效明显的教育工作者给予表扬和奖励,这套鼓励制度可以包含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包含精神层面的奖励,凭借这样精心安排的鼓励方案,就可以有效地激发教师参与到情境化培育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一个有益于教育教学改良的良好环境。
2.2 加强教师自身努力与发展
2.2.1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顺应知识快速更新的大势,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投身于各种各样的培训项目当中去。要深入领会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走向,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利用空闲时间听在线学术讲座或者读相关专业期刊,这可以有效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并且加深对
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2.2 主动参与教学实践与反思性研究
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合,积极创建创新型教学模式,引进先进技术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系统评价教学效果,精确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究问题根源,通过形成常态化的教学反思机制,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做到教学策略的持续改良。教师可以完善规范化教学日志制度,具体记载课堂活动,学生成果以及自身感悟,给后续改进给予科学依据。
2.2.3 强化与同行的交流协作
积极投身于同行教师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协作之中,通过系统地分享教学经验并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可以参加各种教研会议或者教师发展论坛之类的活动,从而拓宽自己的职业社交范围,做到知识上的相互补充和经验的相互分享。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既能够开拓自己的教育视野,激发新的思考,又能够明显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而且教师还可以同教育领域的专家一道展开联合研究项目,一同探究教育方面的难题,进而加深自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推动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
结语:
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创建大学英语教师生态素养的情境化培育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营造真实教学情境,融合多种学习资源,搭建协同互动平台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加强教师的生态素养,促使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向,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改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和教师要携手合作,制订出恰当的实施方案,促使这一培育模式得以顺利推行,给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才赋予强有力的支撑,培育机制的发展和完善要在实际运用当中持续摸索并加深研究,以应对教育环境改变和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的种种具体难题。
参考文献:
[1] 操玲玲 . 数智时代高校英语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价值、内涵与路径 [J]. 盐城工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5,38(01):98-102.
[2] 刘 萍 . 基 于 核 心 素 养 培 育 的 高 中 化 学 课 堂 情 境 化 创 设 研 究 [J]. 高考 ,2024,(32):119-121.
[3] 张海燕 , 黄锐 , 李珅沆 , 饶鑫辉 . 中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培育框架研究 [J].集美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23,24(02):13-21.
[4] 徐 佳 . 大 数 据 时 代 大 学 英 语 教 师 生 态 位 的 扩 充 构 想 [J]. 互 联 网 周刊 ,2022,(12):50-53.
[5] 俞娟 , 吴斌 . 教育生态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研究 [J]. 英语广场 ,2022,(16):56-60.基金项目:校级课题《情境认知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师生态素养培育与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SDJY202460李居南,男,汉族,籍贯:吉林省扶余县,生于:1979-5-7,外语学院,职称: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