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河南乡镇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佘雪萍

信阳师范大学

一、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价值及现状

色彩的表现力能够深度地传达出绘画创作者的情感,通过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具体和抽象的交杂,而实现写实和写意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 , 人们对于美术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体现出了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从容地表达自我情感和客观的物象。

部分小学美术教育,色彩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教学 , 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理论知识往往被忽略或简单带过,学生缺乏系统的色彩理论学习和训练。色彩教学方法单一 , 传统的色彩教学方法往往采用讲解、示范、临摹等单一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欠佳和对美术学习失去好奇心,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小学色彩教学面临的挑战

( 一) 美术教学资源限制,硬件设施不完善

当前,在河南乡镇小学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美术教学资源限制,硬件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极寻求改进,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例如,建立校外教学资源库 . 组织文化艺术活动等,以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资源的优势 ,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 二) 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欠佳

课程内容上存在不合理美术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如三年级上册第14 课《我设计的自行车》,黑白线描、彩笔画、平面实物造型、立体实物造型四种形式的作业图片穿插、交替呈现在课本上,看起来思维跳跃、丰富活泼,似乎更靠近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方法欠佳传统的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似乎并不重视这一现象,一味地按照教学要求开展实际教学,导致班级内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出现较 大的分化现象 [1]。

( 三) 学生对美术色彩的认知与实践能力不足

美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学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能力。但现在小学美术教学存在学生缺乏对于色彩认知不足和缺乏实践。这对于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是否不利的。同时,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不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部分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失去了原有的教学意义。[2]

( 四)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足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很难为学生来演示颜色的变化与应用,色彩的内容来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而这种教学形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很难根据教师的描述来想象出应有的画面内容,小学生对于色彩的学习就会产生压力,这也很难激发小学生对于色彩学习的兴趣。此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由于缺乏良好的制度保障与资源保障,导致美术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依旧以教材作为课堂核心,无法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3]

三、小学色彩教学如何革故鼎新

( 一) 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配齐硬件设备

当地政府应该制定乡镇学校教育设施建设的规划,合理布局和设计,满足学生色彩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目标,应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育设施建设的经费,加强设施管理,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色彩学习环境;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扩大供应范围 , 增进美术教学设施的使用率。学校也应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 : 完善学校美术教育设施建设,提升教室档次 , 建设数字化教室 , 教室的档次提升也可以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美术课的热爱程度。

( 二) 科学安排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美术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在色彩感培养的初期,选用优秀美术教材,确保色彩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必要。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资源,定期开展美术鉴赏教学,并且从教材延伸出去,拓展鉴赏的广度与深度科学的开发美术教学内容对于学校美术色彩教育是必要的。[4] 同时学校和老师要重视整合优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艺术家作品等,丰富色彩教学内容和形式,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中,改进美术色彩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相应的教学图片展示给学生,通过色彩图片,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 三) 提高学生对于美术色彩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如果要培养小学生对于美术色彩的认知与实践能力,要相应的给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学习提供时间上的保障,因为只有大量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才是提高美术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教师可以加强学生的色彩感知训练,通过色彩游戏、色彩搭配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色彩与情感表达引导学生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四) 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生学习动机

小学生对于这个世界中的新鲜事物抱有高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容易被五彩斑斓、形形色色的东西吸引,因此美术作品中五颜六色的色彩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教师利用可以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而复杂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直观、灵动、有艺术魅力的教学空间,使绘画课堂突破了空间束缚,大幅提升他们的课堂注意力,进而切实激发 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效保障。[5]

四、结语

简而言之,对学生开展色彩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通过色彩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们的审美素质。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色彩认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色彩的观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受色彩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借助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帆 . 试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8):152-153.

[2] 成偲晔 . 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探究 [J]. 求知导 刊,2022(35):119-121

[3] 罗丽,黄溶华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跨 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以中国传统古建筑色彩教学 为例[J]. 新课程评论,2023(3):29-35.

[4] 严春 . 给学生彩色的天地——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31(02):165-166

[5] 姚海燕 . 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 探究 [J]. 试题与研究,201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