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

兰惠君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大秦乡学区 744015

引言

艺术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小学阶段是艺术素养培育关键期,美术教学承担着启迪学生艺术感知、引导艺术表达、激发创造潜能重要使命。然而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素养培育现象制约着教学质量提升与育人目标实现,立足小学美术教学实际从现状分析入手,旨在构建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全面发展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一、审视现状,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艺术素养培育困境

小学美术教学中艺术素养培育呈现出表面重视而实质不足状态,从教学理念层面看虽然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目标,但实际教学中仍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养倾向,将美术课程简单理解为绘画技巧训练,忽视审美体验与艺术思维培养。从教学内容选择看偏重技法训练与作品临摹,缺乏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难以激发真实情感表达与创造性思考,同时内容设计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无法满足不同基础学生需求,造成部分学生兴趣低下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从教学形式看单一讲授示范模式仍占主导,缺乏情境创设与体验探索环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缺乏主动探索与发现机会,而分组合作学习虽有开展但形式化倾向明显,缺乏实质性交流与协作难以达成预期教学效果。

造成这些困境原因复杂多元,美术学科地位与课时保障不足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美术课常被挤占或随意调整导致教学连续性与系统性受损,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教师自身艺术素养欠缺,对美术教育本质理解不深难以胜任素养导向教学任务,专业培训机会有限新理念新方法更新滞后。评价体系不科学制约着教学导向,当前评价过分关注作品完成度与技法表现,忽视过程性评价与多元成长维度,使教师不自觉将教学重点放在技能训练上,教学资源不足也是重要制约因素,表现为美术教室设备简陋、材料工具匮乏、数字资源缺乏等,难以支撑丰富多样教学活动开展。

二、优化方法,构建小学美术教学中艺术素养提升路径

构建体验式学习模式是提升艺术素养关键路径,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模式,将学生亲身体验与情感经历置于核心位置,精心设计情境导入环节通过故事讲述、音乐渲染等方式,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与学习兴趣。强化感官体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多感官方式感知艺术元素与自然美感,如组织校园色彩搜集活动,让学生发现记录环境中各种色彩增强色彩敏感度,或开展质感探索环节,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物体感受纹理变化丰富触觉体验。重视情感表达引导鼓励学生将个人情感经历融入创作过程,如以我最难忘经历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表达真实情感体验,或通过情绪色彩练习引导学生用色彩表现不同情绪状态建立情感与艺术表现联系。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与差异化指导策略是保障艺术素养全面提升重要举措,教师应突破传统单一结果评价模式,构建过程性、发展性、多维度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可建立学生美术成长档案袋,记录创作过程、草图等材料全面反映发展轨迹。开展多元主体评价活动,结合自评、互评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审视学习成效,设计多维评价指标不仅关注技能表现,更重视创意思考、情感表达等方面全面反映艺术素养发展状况。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指导,可通过设计多层次任务为不同基础学生提供适当挑战,如同一主题设置基础版与拓展版要求满足不同学习需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通过异质分组促进优势互补与共同提高,提供个性化反馈与建议给予针对性指导与鼓励。

三、拓展资源,丰富小学美术教学中艺术素养培育途径

整合校内外资源是丰富艺术素养培育途径重要策略,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室局限拓展教学空间与资源,校内资源整合方面可充分利用走廊、大厅等公共空间,建立学生作品展示区营造艺术氛围,利用学校环境资源,如花园、建筑等开展写生与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将美术学习融入生活环境。整合学科资源与语文、科学等学科合作开展主题教学,如结合语文童话故事创作插画,或配合科学课程绘制植物生长观察记录拓展美术应用场景。利用社区资源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与公共艺术项目,如社区墙绘、节日装饰等体验艺术社会价值,开展自然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到公园、田野等场所感受自然美感获取创作灵感与素材。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多维艺术浸润环境是促进艺术素养内化关键路径,学校应营造全方位艺术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接触艺术、感受美感,创设艺术化校园环境通过精心设计校园景观、建筑色彩等元素提升环境审美品质,建立美术作品展示系统,如定期更换主题展览、开展优秀作品巡展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与欣赏机会。开展丰富艺术活动如美术节、艺术周等形式,创造学生参与艺术实践与交流机会,组建美术兴趣社团,如素描社、手工社等满足不同兴趣特长学生需求,开展艺术竞赛与挑战活,激发学习热情与创作动力。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工作坊等形式,提升家长艺术教育意识指导家庭创设艺术氛围,设计亲子美术活动如家庭创作日、艺术参观等拓展家庭艺术体验。

结论

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小学美术教学需立足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系统方法与资源整合,构建开放多元艺术教育体系,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重技能轻素养、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艺术素养培育效果,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与构建艺术浸润环境能显著丰富素养培育途径与形式。小学美术教育应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艺术教育全面融入学校教育各环节,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为学生终身艺术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毅 , 刘燕 . 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探索[J].2024(12):721-723.

[2] 邵梦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示范方法探究[D]. 西南大学,2023.

[3] 闫建玲. 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C]//2024 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四).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