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
于惠
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校 046011
摘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整本书阅读存在学生阅读缺乏规划、理解深度不够等问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梳理书籍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价值,并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应用途径,旨在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有效途径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整本书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阅读时间有限,且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整本书阅读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以其直观、形象、系统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价值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面对篇幅冗长、内容繁杂的书籍,学生常常会陷入迷茫,不知从何读起,也难以把握阅读节奏。而思维导图恰似一位贴心的阅读向导,能助力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学生可将整本书拆解成若干个阅读单元,为每个单元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和任务,如了解特定章节的情节脉络、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等,让阅读过程变得条理清晰、有章可循。
二、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
(一)绘制预读思维导图,激发阅读兴趣
在开启整本书的阅读之旅前,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书籍的封面、目录、序言、后记等丰富信息绘制预读思维导图,是一种极具前瞻性与引导性的教学方法。以经典名著《红楼梦》为例,这一过程犹如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向书海深处的桥梁。当学生以“红楼梦”为中心词展开思维导图绘制时,首先延伸出的“作者”分支,能让学生了解曹雪芹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知晓这部巨著背后作者的心血与情怀。“创作背景”分支则引领学生走进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感受封建社会的种种风貌,明白作品诞生的时代土壤,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意义。“主要人物关系”分支是预读思维导图的关键部分。学生可以在此梳理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脉络,用简洁的线条和关键词勾勒出人物之间的亲疏远近、利益纠葛。这不仅能帮助学生避免在阅读过程中因人物众多而产生的混淆,还能让他们对书中的家族兴衰、人物命运有更直观的认识。“故事框架”分支下,学生列出“木石前盟”“金玉良缘”“大观园兴衰”等主要情节线索,如同为阅读绘制了一幅路线图。这些线索犹如璀璨的明珠,串联起整部作品的情节发展,让学生对故事的大致走向有清晰的把握。通过绘制这样的预读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对《红楼梦》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激发内心深处对这部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二)完善过程思维导图,深化阅读理解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者角色,指导学生依据阅读进度不断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是提升阅读效果的关键举措。以阅读《水浒传》为例,当学生开启这场英雄之旅时,最初绘制的思维导图或许只有“梁山好汉”这一主干分支。随着阅读的逐步推进,每翻开新的章节、邂逅新的英雄人物,学生便如同为这棵思维导图之树添枝加叶。当读到林冲风雪山神庙的精彩情节,他们可以在“林冲”这一子分支下,详细记录下林冲从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事迹转变,同时深入剖析其性格中隐忍与刚烈的双重特质。随着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等经典情节的展开,学生不断将这些内容添加到相应的分支中,使“梁山好汉”这一分支日益枝繁叶茂,对众多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而在阅读《哈姆雷特》时,过程思维导图则更侧重于思考与分析。当学生阅读到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情节时,在“主题思想”分支下,他们会停下脚步,深入思考这一复仇行动背后所反映的人性挣扎与道德困境。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矛盾,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纠葛,更折射出人性在善恶、正义与复仇之间的艰难抉择。学生将这些思考结果标注在思维导图上,如同在知识的天空中点亮了一颗颗智慧之星。
(三)构建总结思维导图,提升阅读素养
阅读完整本书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思维导图的绘制,是深化阅读效果、提升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当学生完成这部鸿篇巨制的阅读后,以“平凡的世界”为中心词绘制总结思维导图,能开启一场对书籍全面而系统的回顾之旅。在“主题思想”这一重要分支下,学生需深入挖掘书籍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他们可以总结出《平凡的世界》所表达的关于奋斗的主题,孙少平、孙少安兄弟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努力拼搏的精神令人动容;也能体会到爱情主题,书中不同人物之间纯真而复杂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在平凡生活中的力量;还能感悟到命运主题,人们在时代的浪潮中,面对命运的无常,依然坚守自我、追求美好。“人物形象”分支中,学生要对主要人物进行细致剖析。孙少平的勇敢、坚毅、对知识的渴望,孙少安的务实、担当、对家庭的责任,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在思维导图中得以清晰呈现。学生可以分析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和行为选择,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意义。“艺术特色”分支上,学生可探讨书籍独特的艺术魅力。语言风格上,作者路遥质朴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平凡的世界;叙事结构上,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生活轨迹和相互关联;象征手法上,一些物品和场景的运用,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三、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在阅读前绘制预读思维导图、阅读中完善过程思维导图、阅读后构建总结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激发阅读兴趣、深化阅读理解、提升阅读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探索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宋玉琳.思维导图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策略[J].语文世界,2025,(08):18-19.
[2]陆文秀.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24,(1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