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设计与实践
庄艳
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新阶段,重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追求。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在实现这一教育宗旨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生的核心素质包含了语言运用技能、逻辑思维技巧、审美鉴赏水平以及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过往的教学研究常常聚焦于知识传授的层面,但现在必须转向以提升学生核心素质为主旨的教学探索。借助周密规划的教学研究活动,我们旨在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核心素质的培养。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成效,还能够为孩子们的全面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石,确保语文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设计与实践
引言:
在教育教学观念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显得尤为关键。作为促进教学革新的一大助力,小学语文的教研活动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的核心素养涵盖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能力,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阅读理解、文字创作、口头表达等方面均有体现。高效的教研活动为教师之间开展沟通、学习及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教师们能通过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深度探讨如何提升教学内容与手段,进而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性
从语言技能的成长视角分析,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增强他们的听、说、读、写技巧极为关键。孩子们能够精确地表述个人观点,规范化地进行书写,轻松地阅读并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这构成了语文教育的基本追求,同时亦是他们在未来学习与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形成批判性与创新性思考模式。借助于对课文的剖析、探讨等教学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思考与提问,从而锻炼出独立的思维技巧,这对于应对复杂问题及适应社会进步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文化继承的视角来看,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涵盖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的自信心,进而有效地传承和推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至于审美情感的养育,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美感。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感受文字和意境的美丽,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力,塑造积极向上的审美观,进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层面。
2.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设计与实践
2.1整合课程资源,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各类课程资源,构建多元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关键策略。教师需有效运用课堂教学与课外资源,打造形式丰富的学习任务,比如实施项目式学习、小组协作、研究性学习等,借此活动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探索欲望及创新思维。
首要之策,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独立探究与动手实践的特性。教师可依托语文教材的名著引读部分,构思项目式学习任务。举例来说,在学习《西游记》时,可策划一项“探秘西游记文化”的项目活动,让学生分组深入研究《西游记》的创作背景、文学地位、角色塑造及其文化传承。学生需通过搜集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制作演示文稿以及小组汇报等形式,不仅深化对《西游记》的认识,也锻炼了团队配合与信息整合的技能。
接下来,团队协作的学习模式被视为提升学生互动交流与认知技能的一种高效教学手段。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指派相应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分析鲁迅先生的《社戏》、《故乡》、《孔乙己》等经典小说时,教师可把整个班级划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深入探究一个作品,内容涉及作品的背景资料、角色剖析、主旨研讨等方面。组内成员协作探讨,明确分工,最终在班上展示研究成果并相互评价。这些作品反映出社会百态与时代特征,促使学生对社会和人生有更加深入的见解。此类教学活动不仅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和交流技巧。
2.2重视过程性评价,推动学生全方位成长
在当今教育观念中,“人本”理念占据核心地位,这使得传统的总结性评估方法显得不足以全面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能力素质。为了推动学生全方位的成长,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进程的持续评估,采纳多种评价模式,包括但不限于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个人自评与同伴互评等。不仅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与技能的掌握水平,还需留意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所表现的创新思维、情感反应和价值观。利用这些评价工具,学生可以即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实现自我完善。教师在每一堂课中需确立清晰的教学目的,并设计针对性的教学互动与评价策略,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进程。形成性评估作为一种全程伴随教学活动的评价手段,其核心在于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实施连续的追踪与反馈,以此促使学生自我察觉弱点并实施相应的优化与修正。譬如,在华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能够于学生写作的各个环节,如选题、布局、草稿乃至修订阶段,进行反复的评价指导,以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逐步提升。学生在接受及时的评价和意见后,能够持续优化自己的作品,从而有效提升写作质量。此外,形成性评估还能通过诸如课堂提问、小组互动、家庭作业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体而言,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打造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构成了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核心策略。透过精心策划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可以更深刻地把握核心素养的实质,进而有效地整合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助力教师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在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坚持不懈地推进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活动,将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生机,确保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契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为孩子们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语文功底。
参考文献:
[1]傅丽莉.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J].现代教学,2025(1):117-118.
[2]吕芯韵.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4(8):51-53+59.
[3]陈俊妮.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主题实践活动路径[J].天津教育,2025(5):29-31.
[4]胡小敏.“新课标”背景下借语文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以小学第二学段实践探索为例[J].智慧少年,2024(14):0058-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