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坑围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
周忱
湖南弘工市政工程有限责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为提高建筑工程基坑围护施工质量,本文详细介绍建筑基坑围护施工的特点,如具备较强的适应性与针对性、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等,提出基坑围护施工技术应用要点,获得较好效果,以期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围护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基坑围护技术是确保基坑安全稳定的主要技术之一,其重要价值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分析基坑围护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1建筑基坑围护施工特点分析
第一,基坑围护施工技术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因为不同工程的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深度均存在一定差异,围护方案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设计,比如在软土区域,可能需要采取深层搅拌中或者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由此能够提升基坑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需要采取科学的降水措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小水压力对基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1]。
第二,基坑围护施工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常见的围护结构主要包含钢板桩和土钉墙等,各种施工技术应具备独特的适用范围与施工方法,比如钢板桩的施工速度比较快,适合应用在临时性围护当中,而混凝土灌注桩,具备比较高的稳定性与承载力,适合应用在永久性围护当中,在具体施工期间,还要综合考虑施工机械的选取,以及施工顺序与质量控制等多项因素。
第三,基坑围护施工故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基坑工程四周的建筑物与设施逐渐密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坑施工当中的主要问题,在施工过程当中,需采用科学的措施减少噪音和振动,以及扬尘,减小对四周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工程施工能够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小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四,基坑施工还需要具备高度的信息化管理,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坑监测技术也获得广泛运用,在基坑四周布设各项监测设备,可以有效监测基坑的位移和土压力,以及水位等重要参数,及时发现各项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基坑安全施工提供良好依据,与此同时,加强信息化管理,还能够提升基坑围护施工效率,降低实际作业成本。
2基坑围护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土钉墙技术
结合建筑基坑围护施工现状,能够得知土钉墙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保证基坑更加稳定安全,土钉墙技术主要指的是在土体内部插入钢筋或者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的钉杆,同时配合喷射混凝土面层形成一种复合的土体结构,进而提升土体的整体稳定性与抗剪强度,在施工期间,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图钉的设计与布置均需要结合基坑的深度和土层性质以及地下水情况等多项因素综合来考虑,图钉的长度与直径包括倾角和间距等重要参数,要经过实验与计算来确定,由此可以保证在不同工况下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其次,土钉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土钉墙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在施工期间要认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并合理安装土钉,严格控制注浆质量,钻孔期间要确保孔径和孔深,以及孔位准确,防止出现孔壁坍塌或者倾斜现象,土钉安装结束后,要马上注浆,保证浆液可以有效填充孔内,由此可以形成比较好的粘结效果。
再次,喷射混凝土面层作为土钉墙施工当中的主要部分,其厚度和强度包括均匀性均会对土钉墙的整体性能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喷射混凝土的过程当中,需要正确控制水灰比与喷射压力,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而且可以和土地之间有效粘结。
最后,做好施工监测工作至关重要,在具体施工期间需要有效监测基坑的位移与土压力,以及地下水位等重要参数,由此可以快速发现潜在问题,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监测数据还能够为后续工程继续施工提供有效参考,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2]。
2.2土层锚杆技术
在建筑基坑围护施工环节,土层锚杆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为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在施工期间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锚杆的设计要以详细的地质勘察报告为基础,全面了解土层类型与厚度,包括承载力和地下水情况,在设计期间,要综合考虑基坑深度,以及周围环境与预期的荷载条件,由此能够保证锚杆系统提供一定的支撑力。
第二,合理选择锚杆材料,一般情况下,锚杆主要由钢筋或者钢绞线组成,其耐久性与强度务必要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要对锚杆进行防腐处理,避免其在施工与使用期间出现腐蚀。
第三,在施工期间,锚杆儿的安装质量会对整个建筑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带来较大影响,所以施工人员要认真按照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在安装环节,要保证锚杆的垂直度与位置准确无误,在灌注水泥浆时,要确保其密实度符合要求,防止出现空洞或者气泡。
第四,锚杆的张拉与锁定是保证其有效性的重要步骤,张拉需要认真按照设计要求的拉力值进行,还要在锁定前保持一段时间,由此可以保证锚杆预应力更加稳定,按时对锚杆进行有效监测,保证其在使用过程当中处于设计的预应力范围之内。
2.3冠梁围护技术
有效提高建筑围护结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对基坑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勘察,由此可以确定出冠梁的尺寸和配筋,然后进行冠梁定位与放线,保证其位置准确无误,做好以上工作后,方可进行冠梁开挖,开挖深度与宽度均需满足设计要求[3]。
开挖结束后,需进行冠梁的钢筋绑扎工作,钢筋规格与数量以及布置方式均需要认真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绑扎结束后,方可安装模板,模板要稳定牢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的形状与尺寸准确,模板安装结束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配比、搅拌,以及浇筑等过程,均需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混凝土初凝之后,方可进行冠梁养护工作,养护时间要结合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与环境条件来确定养护时间,拆模时要保持小心谨慎,防止对冠梁造成损伤,冠梁施工完毕,还需开展质量检查,保证各项指标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2.4重力挡墙围护技术
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相关施工规范,保证每个步骤均满足设计要求,比如在开挖基坑的过程当中,需要分层、分段进行,避免一次性开挖过深而引起土体失稳,还要结合具体情况,有效调整施工方案,如遇到地下水位比较高或者土质比较差的情况,可能需要增加排水措施,或者采用加固措施。
做好施工监测工作也特别重要,施工人员要持续监测基坑位移与倾斜,包括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马上采取处理措施,通过加强实时监测,能够快速发现潜在危险,减少事故的发生。
施工结束后,需进行基坑的回填与地面恢复工作,在回填期间要合理选择回填材料并分层压实,保证地面承载力与稳定性符合要求,同时需要有效恢复基坑周围环境,包括绿化与排水设施等等,进而减小施工对四周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4]。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基坑围护施工技术应用要点,通过采用以上技术,不但能够提升建筑工程基坑围护施工质量,而且可以实现各项施工资源的高效利用,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故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士杰.SMW工法桩在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3):160-162.
[2]倪沈洁.建筑工程基坑围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砖瓦,2021,(11):164-165.
[3]顾文文.紧邻既有建筑的深基坑围护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1,(04):214-215.
[4]陈龙钱.房屋建筑施工中基坑围护与土方开挖技术的运用[J].地产,2019,(16):124.
作者简介:周忱(1987.06)男,汉族,本科,湖南株洲,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方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