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水利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作者

陈鑫

河南锦江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泌阳县 463700

摘要:水利工程往往处于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且施工规模宏大,在应用模板工程技术时必须紧密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以确保模板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随着现代水利工程规模的持续扩张,模板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提升施工质量、加速施工进度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基于水利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深入探究了水利工程模板施工技术,以期能为水利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水利工程;优势;模板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其重要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发展,其中模板工程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技术凭借标准化、模块化的施工理念,为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模板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大幅提高工程质量,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高效、优质完成的关键技术之一。

1、水利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1.1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

在传统水利工程施工中,模板的搭建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且施工难度高,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而模板工程技术采用标准化的模板组件,这些组件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快速、准确地拼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模板结构。这种模块化的搭建方式,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模板搭建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使得施工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效提升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此外,由于模板组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使得模板的搭建和拆卸工作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1]。

1.2提升水利工程质量

模板工程技术为水利工程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混凝土成型保障,对提升工程质量具有显著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模板施工技术通过精确的模板设计与安装,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各项几何参数准确无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误差。而且,该技术还增强了混凝土成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1.3降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

在传统水利工程施工中,木模板或钢模板通常只能使用一次,造成了大量材料资源的浪费,而模板工程技术采用了耐用且可循环使用的模板材料,这些材料在多次使用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大幅度减少了材料浪费,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此外,由于模板的可重复使用性,也相应减少了维护和更换模板的频率及费用,进一步降低了施工成本,为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实际利益。

2、水利工程模板施工技术

2.1模板设计

模板设计是模板工程技术中的核心环节,针对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需要定制相应的模板设计方案。因此,在进行模板设计之前,全面的分析与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应深入理解工程设计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工程设计要求的研究,明确各个施工单元的具体需求,为模板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现场考察则有助于了解实际施工环境,以便于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规避潜在风险,为模板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充分考虑材料和成本因素,在选择模板材料时,需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特点,选取具有抗压、抗积水、耐久性好等特性的材料。同时,在模板制作过程中,应采用高品质材料和先进生产技术,确保模板的质量可靠。在成本控制方面,需综合考虑预算、人力、时间等限制因素,制定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后,在具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全面考虑人工、材料、设备、安全等所有影响因素。与此同时,还应提供充足的安全措施,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

2.2模板安装施工

模板的安装是模板工程技术中的关键步骤,不仅需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及方案进行施工,还应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找平,以确保模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1)在完成模板的竖模后,应依据设计要求对垂直度进行复核检验,确保模板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在模板支撑和加固处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模板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变形或裂缝等问题。加固处理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圆钉等辅助工具,以免对后期应用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不同工序之间的干扰,应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特征进行尺寸分析,并做好精度控制。在模板连接处应采用机械等方式进行处理,并严格管理焊接质量,确保连接牢固可靠。完成后,还需进行技术指标检验,确保模板的各项性能均符合要求。在底板安装中,主要应用定型整体性的模板进行加固处理,通过桁架固定结构来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固性。(2)在模板施工中,应从安全、实用以及经济的角度出发,切实提高模板施工的安全性。对于高于2米的结构,应根据高空作业需求进行科学防护,并严格执行模板施工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安全处理;对于高于4米的结构,则应根据实际状况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并经过专业专家论证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同时,还需按照要求设置防护栏和安全网,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3)在支模施工中,应基于实际需求进行技术控制,优化操作流程,实现标准化作业。通过科学的模板安装技术和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第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部及表面温度差。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为了降低温度差,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配制比,减少水化热产生的温升;提升原材料的质量,加入复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高温或低温季节施工时,需要特别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以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和硬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均匀,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工程标准,规范操作程序。使用混凝土的泵送技术时,要确保泵送过程连续、稳定,避免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发生离析或堵管现象。对于主体结构的施工,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保证施工缝的位置留设准确,避免因施工缝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裂缝。第三,在混凝土的后期养护阶段,应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比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定期进行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出现表面开裂等质量问题。

2.4模板拆除

在混凝土浇筑达到一定固化程度后需要进行模板拆除,通常在浇筑后7—14天内,具体需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来精确确定。在拆除模板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强化混凝土表面(如果必要的话)、检查和清洁模板等。而且需要使用专门的拆模工具,确保拆除过程高效、安全,以免破坏混凝土表面的质量和底层结构。拆模时应控制好力度,尤其是在接缝处和装饰面处。如果在拆模过程中遇到模板卡住或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等无法控制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拆模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严禁强行拆除。此外,模板拆除过程中的安全事项也不容忽视。在拆除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整,确保没有障碍物或危险源[3]。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是复杂且重要的环节。通过优化模板设计、提高安装质量、合理拆除模板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不断积累,模板施工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鸣.水利工程中模板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15):45-47.

[2] 李安超.水利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2(06):1-3.

[3] 何雄,刘翠华.基于水利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04):117-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