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策略研究
倪双全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张公镇小学校 637600
摘要:数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发展数学思维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并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包括联系生活实际、巧用数学游戏、强化估算训练、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等,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提升学生的数感水平,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感;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未来学习生活有着深远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项核心任务。数感并非简单的数字运算能力,而是一种对数字的直观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良好的数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把握数量关系、进行合理的数学推理与判断,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感的内涵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感并非孤立存在的简单概念,而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感悟,涵盖了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多个关键方面。它意味着学生能够凭借直觉感知数的大小、多少以及顺序,精准理解数在不同情境下所代表的独特意义与作用。例如,当面对“学校操场大约能容纳 2000 人”这样的描述时,学生能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画面,对 2000 这个数量的规模有直观感受,这便是数感的生动体现。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优势
2.1有助于深化数学概念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里,众多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抽象,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而数感的培养能成为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有力桥梁,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易于接受的内容。以“分数”概念为例,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分子、分母的含义以及分数的定义,学生往往只是机械记忆,难以真正领会其本质。但如果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数感,教师可以通过分蛋糕的实际操作活动来引导学生。
2.2有利于提升运算能力与技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运算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而数感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具备良好数感的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能够展现出敏锐的数字洞察力。例如在加减法运算中,当遇到“38 + 27”时,数感强的学生不会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竖式计算方法,他们会观察到 38 接近 40,27 接近 30,于是可以先计算 40 + 30 = 70,然后再减去多加的 2 和 3,得出结果 65。这种灵活运用数字特点进行简便运算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计算速度,还降低了出错的概率。
2.3能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数感的培养能够切实增强学生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具备良好数感时,在面对实际问题情境时,能够迅速捕捉其中的数学信息,并准确分析数量关系。比如在购物场景中,学生看到超市里的商品促销活动,“牛奶原价每箱 58 元,现在打八折出售,妈妈带了 200 元,最多能买几箱?”学生凭借数感能够快速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知道八折意味着现价是原价的 80%,即每箱牛奶的现价为 58×0.8 = 46.4 元。然后通过计算 200÷46.4 ≈ 4.31,结合实际情况,得出最多能买 4 箱牛奶。这种对实际问题中数字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正是数感发挥作用的体现。
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的策略
3.1联系生活实际,搭建数感桥梁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建立起对数字的直观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引入大量生活实例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授“重量单位”时,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重量的物品。
3.2联系生活实际,搭建数感桥梁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建立起对数字的直观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引入大量生活实例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授“重量单位”时,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重量的物品。
3.3强化估算训练,发展数感思维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强化估算训练是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估算训练,学生能够对数量关系和运算结果进行快速的判断和大致的估计,从而增强对数字的整体把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向学生渗透估算意识。例如,在讲解购物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妈妈带了 100 元去超市,买了一袋大米 38 元,一瓶食用油 45 元,妈妈带的钱够吗?”引导学生思考不需要精确计算,通过估算就能解决问题。
3.4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升数感素养
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平台,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数感素养。组织数学调查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数感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巧用数学游戏、强化估算训练、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以及关注个体差异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发展和提升数感。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感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数感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运算一致性的探索与创新. 展宗瑶.小学生(下旬刊),2024(07)
[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方法. 李艳.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