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探索
乔艳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六小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引言:
伴随基础教育改革深化进程,小学数学教学已从“把知识传授放首位”转向“把素养培育放首位”,某些小学数学课堂仍然有“重解题技巧、不看重文化内涵”的现象,导致学生难以领悟数学的本质要义,容易滋生学习倦怠心理,如何把数学文化恰当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打破知识跟文化的分隔局面,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阶段,感受数学的魅力跟价值,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急需攻克的难题。
1、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1.1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内驱力
小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阶段,单一的公式讲授与习题操练,易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又难搞,数学文化中潜藏的趣味故事、经典谜题及生活应用例子,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鲜活的画面,当学习乘法计算之际,引入往昔“铺地锦”乘法算法,以展现这种直观的运算形式,让学生体悟到数学并非“冰冷的数值”,而是饱含智慧的创造,进而主动开展数学知识探索,引发内在的学习干劲。
1.2 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文化积聚了历代数学家的思维招数,就像转化、数跟形结合、优化的思想,把数学文化融入到教学里面,可引导学生以“思维传承”的角度去领会知识,处于学习图形性质的阶段时,讲解数学家对图形特征的探索历程,让学生跟随前人思维的轨迹前行,先“观察现象”,接着“归纳规律”,再“验证结论”,逐步获得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处于学习统计知识的阶段时,结合统计思想的发展脉络,让学生体悟“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完整思维脉络,养成严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1.3 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这些关键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育得依靠数学文化的滋养,通过弄清楚数学概念的起源,学生可更好地领悟数学抽象的本质内涵;经由学习数学问题的解决进程,学生可获取逻辑推理的办法;通过查找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实例,学生可掌握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
2、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
2.1 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资源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文化的主要承载载体,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文化元素,需教师潜心钻研、系统发掘,教材中有关“古代计数方法”的介绍部分,诸如结绳计数、刻痕计数之类,能拓展说明其历史背景情况,让学生体验数学从“具象计数”进化到“抽象符号”的发展轨迹;于“图形与几何”单元当中,可结合建筑与艺术中图形的运用,查找数学与生活、艺术的关联纽带;课本里“你知道吗”这个板块,囊括数学名人的故事、数学名词起源的相关内容,教师可把这个作为课堂拓展的素材,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发展的脉络,扩充数学文化的视野范畴。
2.2 采用创新教学法,做到数学文化与课堂的融合
2.2.1 故事教学法
小学生天生就对故事感兴趣,把数学文化融入故事教学里头,能增强课堂的魅力,可针对知识点安排“数学故事课”:处于学习运算知识的时候,讲一讲数学家高斯快速算出“ ⋆1+2+3+⋯+100⋆ ”结果的故事,使学生在故事当中发现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巧用;处于学习图形稳定性阶段时,讲一讲三角形结构在像金字塔、桥梁这类古建筑里的应用故事,使学生在倾听时明白图形性质的实际意义;处于学习可能性知识阶段时,介绍概率诞生的故事,就如数学家对赌博游戏中的概率问题进行分析,推动概率学科发展,让学生于故事中感受数学跟生活的紧密联系。
2.2.2 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小学生心仪的学习形式,把数学文化融合进游戏里,可达成“玩里面学、学里面悟”,开始设计“数学文化小游戏”的时候,要紧紧扣住知识点及文化内涵:处于学习数的认识的阶段时,开展“古时计数游戏”,让学生采用结绳、画痕的方式表示数字,体会古代计数手段的机灵;当开展优化思想学习期间,实施“沏茶问题”“烙饼问题”的模拟游戏项目,使学生在动手摆弄中探索最优方案,同时介绍优化思想在数学跟生活中的应用意义;着手学习对称相关知识之际,开展“对称图案创作游戏”,让学生利用剪纸、绘画去创作对称图形,掌握对称在艺术、建筑中的文化意义,体会数学的审美意义。
2.3 开展多样化数学文化实践活动
2.3.1 数学文化主题活动
按计划开展数学文化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跟交流的平台,可开展“数学名人故事会”,使学生自行收集数学家的成长点滴、科研经历,采用演讲、情景剧这类形式分享,感受数学家那种探索精神;开展一场“数学文化知识竞赛”,按照数学史、数学常识、数学应用等内容去设计题目,诸如“最早的计算器是何种物件”“圆周率的发展历程怎样”等,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文化的劲头;发起“数学与生活”主题展览行动,让学生拿出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展示,诸如购物时遇到的数学、建筑中展现的图形、出行中的时间统计等,呈现数学文化的实用功效。
2.3.2 数学文化实践作业
安排实践性的数学文化作业,让学生在动手摆弄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魅力,学习对称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寻觅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制作与对称相关的手工作品,然后写一篇简短的“对称文化感悟”,体会数学跟艺术的融汇;学习面积知识结束后,让学生去测量家庭当中或校园里面的场地面积,概算生活场景里的面积规模,同时查阅面积单位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采用“实践报告+ 文化笔记”的作业样式;学完图形拼组这部分知识后,让学生用基本图形拼贴出有新意的图案,并给图案赋予数学文化的相关内涵,诸如拼贴“数学家的人物肖像”“数学公式的图形模样”等,实现“实践操作”跟“文化理解”的结合。
结束语:
把数学文化融入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是让数学教育回到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数学文化的育人意义,从教材挖掘、方法改良、实践延伸三个层面开始,把数学文化恰当地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阶段,感受数学历史的浓厚底蕴、思维深度与应用范畴,还需要不断探索数学文化跟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样式,持续优化教学方法,让数学文化实实在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推进剂”,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与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 亚 敏 . 数 学 文 化 融 入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的 路 径 [J]. 学园 ,2025,18(09):119-121.
[2] 傅昱梦 . 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探索 [J]. 数学之 友 ,2025,(02): 34-3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