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英语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实践探究

作者

李静

哈尔滨市南城第一小学校  150010

前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具有独特优势。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知识,助力学生梳理英语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1]。本探究旨在深入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现状,探索其有效应用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一、必要性分析

(一)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往往以文字和口头讲解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思维导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通过图形、线条、颜色等元素将抽象的知识可视化,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例如,在教授动物类词汇时,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以中心主题“Animals”展开,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代表各种动物,并配上生动的图片。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学习。同时,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二)应对英语教学难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记忆、语法理解、阅读与写作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思维导图在应对这些难点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词汇记忆方面,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分类、联想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词汇网络,加深记忆。比如,将表示颜色的词汇归为一类,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联,记忆效果更好。在语法理解上,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呈现语法规则的结构和层次,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提取关键信息、构思写作思路,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思维导图进行创新设计,发挥创新思维。此外,在讨论和修改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小学英语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路径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的阅读材料包含了许多内容,如主题、情节、人物、细节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但由于受认知层次、语言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迅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部逻辑,思维导图以其直观、形象的图形化表现,可以以层级结构、关联线条等的方式,把文本中的重点信息以层次结构、关联线条等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理清信息间的逻辑联系,进而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建构知识,对学生归纳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Myweekend plan”这一课,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指导学生画出一张思维导图,然后再对其进行预测,本课以“My weekend plan”为主线,通过对“Time”、“People”、“Place ”、“Activities ”的联想和描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预测,在“Time”这一分支中,学生可以考虑和列举一些特定的时段,比如“Saturday”、“Sunday(周日)”,在“Activities”这一分支中,学生们可以想象出诸如“踢足球”、“去图书馆”之类的活动,在这种思维导图的预测下,学生已经存在的生活体验与知识储备被调动起来,对将要读到的课文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期望,从而为后面的阅读打下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会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来补充并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在文章中逐一展现出重要的信息,以此来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读完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复述、讨论、扩展,在复述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周末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小组讨论时,学生可以互相比较对方的思路,并就周末的各种活动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延伸创造,比如让他们在周末的时候设想一下,如果周末计划有变,就把自己的思路再画一遍,然后再把新的方案说出来,这样就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4]

(二)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英语写作课上,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逻辑,在创作过程中,它就像是“思想导航”,例如在“My FavoriteSeason”写作中,教师让学生们围绕话题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然后再从这些思维导图中引出诸如“Weather”、“Clothes ”、“Feelings ”、“Activities”等不同的方向,学生可以围绕这几个分枝展开联想,为自己的作文提供充足的材料,避免了文章的空洞无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分枝次序,找出段落的主题句,安排内容的层级,达到条理分明的目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根据大纲填写详细内容,运用所积累的词汇、句型来展开描写,这样就可以将思维导图贯穿整个写作过程,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们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该写什么内容的难题,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5]。

结语

本次小学英语课堂思维导图应用实践探究表明,其能优化词汇、语法、阅读与写作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与思维品质。未来,教师需持续探索创新应用模式,结合学生特点灵活调整,让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绽放更大光彩。

参考文献:

[1] 郭海峰 .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C]//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 . 2025:1-3.

[2] 李名琴 .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C]// 第三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 2025:1-4.

[3] 叶艳平 .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C]// 教育发展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 2024:1-4.

[4] 柯珍珍 .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C]// 第二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 2024:1-5.

[5] 陈雅徽 . 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C]// 第二届新时期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